第06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望山小学:
绿色教育
□ 张同祥

  绿色教育的理念是回归生态,寻找学生的童趣、天真与好奇。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通过校园文化、课堂文化、评价文化的构建,经过“环保——环境——绿色——生态”的发展过程,努力将“绿色”与“生态”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享受一片“绿色”的同时,感受到生态的重要,体悟到生命的意义。

  

  创新点一:绿色校园

  在“自然、和润、童心”的文化理念指引下,南望山小学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事事受熏陶”的绿色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拓展知识,增长智慧,以绿色环境润泽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校园中的绿色

  1. 楼名文化

  南望山小学的楼名蕴藏着许多绿色文化。比如“生态楼”蕴藏生命至上的内涵;“志趣楼”蕴藏立志好学的内涵;“体悟楼”蕴藏感悟生命的内涵。这些楼名共同体现出了南望山小学共生、共融、共进的绿色校园文化。

  2. 楼层文化

  学校每个楼层都有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分别是:绿之源——世界各地原始的绿色景观;绿之韵——城市绿化等人工绿色景观;绿之歌——古今中外的名诗佳句;绿之赞——人类生态治理成果。此外,每个楼层还设有“绿色读吧”。“读吧”中的1000余册图书,能帮助学生随时品味经典,分享知识,滋养心灵。

  3. 走廊文化

  学校的走廊上摆设着常青树,窗台上陈放着绿叶吊兰,墙壁上设置了由学生创办的“笑脸墙”等专栏,让校园中充满生命的畅想,也让文化中拥有学生的身影。

  课堂上的绿色

  1. 点亮班级文化

  每个班级都有师生共同设计的班牌、绿色公约、成长目标、全家福、每周乐学善学榜、月星少年榜等。教室前后的文化墙上,有小组成长阶梯、小组文化展示区、学生作品展示区、班级特色展示区及涂鸦区等板块。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室内外寻觅到进步与成长的足迹。

  2. 教室个性化命名

  学校依据绿色办学理念,用花草树木给每个教室进行个性化命名。花草树木的名字虽平凡,但班级可以充分挖掘其不平凡的内涵,通过阅读、活动不断升华这些平淡的名字,让花草树木代表的品质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学生共同前进的方向。

  创新点二:绿色课堂

  1. 绿色课堂的四大原则

  生命。教学始终围绕学生自由、生动成长的宗旨,不断努力解放学生,时刻关注生命成长,回归教育本真。

  生态。远离封闭的室内教学,提倡自主学习,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教师的角色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教学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

  生本。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知与需求出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活。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并延展课堂时空,实现在小课堂中放眼大社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所学源于生活,享受课堂的趣与美。

  2. 开设多元化的绿色课程

  学校除开设国家课程外,还依据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开设了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先后编写了《气象百科》、《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教材,开展“绿色阅读”。

  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每学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2+1”组合式课程菜单,每周二下午实行走班制,提供了近15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3. 变革学习方式

  作为武汉市洪山区区域课改样本校,学习方式变革作为教学变革的四个支点之一,经过不断的探索,学校形成了“学教互助、生态生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炼出“定向自学、同伴互学、小组展学、应用悟学”四步学习流程。

  定向自学。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设定目标,学生展开自学。教师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好第一次学情调查。

  同伴互学。学生之间质疑互助,小组释疑,教师高度关注各小组内互学、群学的状态,及时评价,适时跟进参与,点拨指导,做好第二次学情调查。

  小组展学。学生合作交流展示,其他学生可提问、可补充、可修正。教师在疑难处点拨、在关键处挖掘、在延伸处拓展,并在学习方法、参与态度、展示深度等多方面对学生做出激励性评价。

  应用悟学。教师通过拓展性训练,检测反馈、自测自评、自评互评,指导学生开展“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让学生把知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

  4. 创建“绿色环境儿童科学院”

  学校引领学生自主成立“绿色环境儿童科学院”,下设气象365观测站、地球小拍客、动物保护团等。“科学院”招募小小气象观测员,坚持365天的气候观测,定期组织环境考察、环保知识讲座、环保文艺宣传、“问诊地球”主题班会等活动,并将活动成果用手抄报的形式在班级走廊墙上展示,供所有学生学习交流。

  5. 设立绿色节日

  仪式、庆典、传统节日都是学校的绿色节日。绿色节日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而充满神奇。如校园艺术节、科技生态节、读书节这些节日,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举行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智力抢答、特长展示等活动,让学生的童心、童趣、童真得到释放。在绿色节日期间,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环保公益活动,如节水、节电、节约粮食,引导学生回归自然,体悟生命的意义。

  6. 开辟绿色阅读路径

  绿色阅读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一项奠基工程。学校主张崇尚自然,探究阅读的真;追求卓越,体验阅读的美;深刻悟学,享受阅读的趣。为此,学校建构了以阅读积累为阶梯的四条行动路径。

  营造读书氛围。学校校园里布置的“诗词走廊”、开放的“翰墨飘香”专用教室、宣传栏中的国学文化熏陶、楼梯角的读书柜等,无不给师生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再加上自编的“绿之韵文化健身操”,更是集锻炼、情趣、学习、思考为一体,催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培养读书习惯。学校自主开发了《绿色阅读积累册》,包含的内容有“读书小明星”评比条件、“绿色宝贝”读书书目、“绿色宝贝”阅读心得报告、“绿色宝贝”诗词积累单。《绿色阅读积累册》将帮助学生爱上阅读,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搭建读书平台。学校将每学期的5月和10月设为校园读书月,开展各项读书活动,设定团体奖和个人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此外,还举办“读书星光大道”活动,全校学生一起参与海选,最终评出活动优胜者。

  反馈读书成效。每个月,师生共同推荐出阅读质量高、阅读数量多和在《绿色阅读积累册》上记录认真的阅读明星。学校通过全面考察,在每个年级评选出一名“读书王”。

  创新点三:绿色评价

  评价是理念,是责任,更是服务。学校的绿色评价理念是:在评价中自信生长主体意识,自主生成主体能力,多元升华主体人格。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有不同形式的绿色评价,评价的方式是:自评、学生评、教师评。

  1. 绿色品行评价

  绿色品行评价是以学生的品行为基础,在和谐、自然、人文气息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凸显“三自”、“三心”、“四向”培养目标。“三自”:自信、自尊、自主;“三心”:珍爱自己的心、尊敬他人的心、热爱自然的心;“四向”:向善、向真、向上、向美。

  学校在培养目标指引下,分不同项目,设置过关条件。根据低、中、高3个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过程性、激励性评价。当学生将其中一项的几关都闯过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卡”,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卡”包括文明卡、好学卡、健康卡、环保卡、活力卡、孝心卡、诚信卡。“闯关夺卡”的活动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成为持续激发学生活力的动力源泉。

  绿色品行评价的目的是,让文明浸润学生的言行,让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实践锤炼学生的品行,让习惯成就学生的未来。

  2. 绿色学业评价

  绿色学业评价是围绕学生在绿色课堂、绿色交往、绿色阅读、绿色创意等方面获取的成绩进行的评价。

  学校每周评出班级乐学善学周星,获奖学生可得1颗星;每月获3颗星以上的学生,荣登校月星榜,并换得红星1颗;在一学期中得到两颗红星的学生,可换得1颗金星,荣登学校星光笑脸墙,授予乐学善学金星少年称号,并可以实现1个心愿。可选择的心愿包括免费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免费参观江豚鱼基地、当一天大队长、与全班师生一起过生日等。

  绿色学业评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不断追求进步和保持优秀的内驱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学校要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所以学生的品行和学业评价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既在品行评价中获得绿色少年称号,又在学业评价中获得金星少年称号的学生,学校会授予他们“南小形象大使”的称号,并奖励担任名誉校长,管理学校一天。

  学校坚持绿色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过程,保护和维持学生的童趣、天真和好奇心,认同学生的存在价值和存在意义,为学生的梦想而努力实践。学校的教师会放下身段,以一个学生的视角来观察学校、改善管理、构建课堂。

  学校的绿色教育经历了“环保——环境——绿色——生态”4个发展过程,努力建造一所“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发展”的原生态校园,建造一所“快乐幸福的享受教育生活”的绿色学校。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校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绿色教育
高效课堂100问
Innovation Achie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