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本教研的新实践
□ 王红顺

  微课题六:观课议课与观课表设计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体现的是一种新文化建构。

  我对两者的区别做了如下概括:第一,目的不同。前者是下结论、作判断,旨在甄别、鉴定;后者是引出话题、议题,增强教学合理性,寻找教学的多种可能性,旨在诊断、发展。第二,话语结构不同。前者是“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优点……我认为应该这样改进……”,它要表达出好与不好、理想与不理想的结论;后者是“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的想法是……”,以引发深入对话,形成共识。第三,取向不同。前者活动时,以表现、展示作为主要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后者活动时,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第四,态度不同。前者活动时,教师多以“旁观者”、“局外人”、“被帮助者”的被动态度自居;后者活动时,教师多以“参与者”、“当事人”、“平等者”的主动态度自居。第五,问题的性质不同。前者多是“他人的问题”、“假想的问题”、“个性问题”,后者多是“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共同关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效课堂观课议课操作要点——

  观课前:(1)沿循“教师课改问题征集——归类汇总——组内初步会诊——校内集体会诊——确定活动的初步话题——选择教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的思路,形成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制订校本教研学期活动计划,各学科中心教研组依据此计划分别制订出详细的实施方案;(2)各教研组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每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即带着解决问题的意识组织观课;(3)谁的课最有争议,把谁确定为主讲人,即观有个性的课;(4)将主讲人的教案及设计提前印发给每一位参加研讨的教师,让观课教师了解主讲人的献课取向,获得共同的话题、议题,即带着对主讲人设计理念的初步解读观课;(5)每位教师要确定自己观课时观察的对象、要点、目的,甚至要列出观课提纲,准备好观课工具,即运用多种手段观课、有侧重点观课。

  观课中:(1)要确定观课的重点。(2)要优化观课的程序。先与执教教师、学生课前进行简单沟通,携带观课工具进入现场,并尽量坐在学生当中观课,以学习共同体的心态参与他们的学习活动。观课教师要按规范完成观课记录,观课记录一般由4部分组成,包括预设的观课目的、课堂纪要(教学流程、教学典型环节、重要细节的记录)、教学建议、评价。关注的焦点要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该主题尽可能全面搜集课堂信息,梳理行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推测相关因素的联系,确定自己评课时的发言提纲。

  观课后:要把被评价者放到重要的位置。“适当的冲突,才有真正的交流”,“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一个人都有权被理解”。议课是为了解决问题,“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是评价的最大效益”。要关注评价者说了什么,更要关注教师说了什么、认同了什么、提高了什么、在今后课堂上内化了什么。

  要明确议课的重点。议课要议出联系,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议课要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

  要直面问题。要把解决问题作为议课的重点。要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要围绕问题设计方案、策略,要追踪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要发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要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螺旋式推进。

  要优化议课程序。观课者要将自己的认识、感受、理解、评价和建议通过“3+1”议课方式(即举一个优点同时要说出3个缺点、建议或自己的困惑,要求与会教师必须人人发言,且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与上课者和其他观课者分享。邀请课堂的主角——学生参与议课,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活动结束后,每位观课教师要写出本次活动的专题反思,主讲教师要完成高质量的“二次反思”,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并做好观课发言记录。

  在完成课堂纪要的基础上填写高效课堂观课表(见上表)。

  微课题七:从传统说课到全程说课

  传统说课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交流、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全程说课要在传统说课基础上进行“上挂”、“下联”:“上挂”指的是要把备课过程中教师阅读、思考形成思路的方法、过程完整呈现出来,“下联”指的是要把课后的反思、教案的课后修订及对课上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呈现出来供同行研讨。

  全程说课与传统说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第一,传统说课倾向于课前说课,全程说课倾向于课后反思说课。第二,传统说课偏重于终稿教案在课中运用的合理性,全程说课拉长了说课的链条——课前、课中、课后,是对传统说课的进一步拓展、延伸。第三,全程说课与传统说课的关注点不同。传统说课关注的是基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设。全程说课不仅基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更着眼于课堂情况的动态生成、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检测,以及教师课后的补救措施及反思改进。第四,传统说课关注教师教学方案的合理性,而全程说课更关注教学方案是怎么构思出来的。第五,传统说课偏重于“我为什么这样教”,重在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提升,全程说课更侧重于实践操作的修改、完善、提升,重在教师实践技能提高。

  传统说课的流程是:说教材,说教法,说过程。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题教学、常规训练、重点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板书设计等。

  全程说课的流程是:

  第一,说教案是怎样“备出来”的。说课要点包括:说备课的程序,重点谈自我构思、同行建议、教参设计、查阅资料四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理由是什么;说教案是如何定稿的,重点谈从初稿到定稿,都修改了什么,为什么修改。

  第二,说教案在课堂是怎么“活用的”。说课要点包括:对于预设的教案,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调整的,当时是怎么考虑的;课堂上有无偶发事件,是怎样处理的……

  第三,说公开课以后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说课要点包括:对学生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对上节课没处理到位的地方,是怎么补救的;假设再上这节课,如何调整;课后反思写了些什么。

  微课题八:捆绑式赛课

  针对学校优质课赛讲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专利,并出现“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等校本教研要么形同虚设、要么低水平徘徊的状况,我提出了“以年级组为单位,捆绑赛课”的新举措。

  捆绑式赛课操作策略如下:教导处每周让教研组长抽签决定本组参加赛课的教师,各教研组可采用“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等行之有效的磨课方法进行充分准备。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校级公开课赛讲。赛课成绩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考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参赛教师的成绩代表整个教研组每个人的成绩。

  捆绑式赛课带来了新变化:因赛课成绩捆绑,做课教师及本组科任教师对赛课格外重视,“教师拟定初稿——集体备课商议——试讲——小组讨论——修改导学案——再试讲——再研究”已蔚然成风。形成了真正的议课文化——做课教师诚恳请教,观课教师尽力帮助。同时议课时也出现了“三少三多”的可喜景象——当哑巴的少了,积极发言的多了;讲优点的少了,讲缺点、错误的多了;重复别人观点的少了,能讲出新意的多了。另外,青年教师增多了上公开课的机会,缩短了成长周期。

  微课题九:高效课堂课后复盘

  围棋高手都有复盘的习惯。复盘就是每次博弈结束以后,双方棋手把刚才的对局再重复一遍,这样可以找出攻防的漏洞,能有效提高水平。

  借鉴围棋复盘的理念,在高效课堂的临帖、入帖、破帖阶段,在没有行政评比、没有同行参与观课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师录几节常态课,让教师闲暇时自观自议常态课,即让教师进行“高效课堂课后复盘”。这对提升师生驾驭高效课堂的能力,具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虞城县天元学校)

  高效课堂观课表

观课时间                     观课班级             授课人                 所授学科    

所授课题                                            所授课型                  

电子导学案设计(20分)  学习流程                                                    

             课件制作、使用                                                  

课堂教学流程简摘                                                              

自(独)学(5分)                                                            

合学(10)分       对学                                                      

             群学                                                      

展示与点评        展示          组内展示             跨组展示                班级展示    

(15分)         (欣赏、倾听)                                                  

                                                                      

             点评          形式点评:(站姿、声音等)                                

                         内容点评:                                        

教师点拨(15分)                 点拨时机:                                        

                         点拨质量:                                        

拓展提升                     拓展形式:                                        

(10分)                                                                  

                         拓展必要性:                                      

教师知识盘点(10分)               1.系统总结                  2.内隐性总结(自创易记)          

                                                                      

反馈检测(5分)                 题量大小、试题分层次:                                  

各环节时间分配(5分)                                                          

教学效果(5分)                                                              

你对本节课的评价     优点                                                      

                                                                      

             不足                                                      

             建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校本教研的新实践
听课感言
激发学习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