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石景山区 让教育“绿”起来
□ 本报记者 翟晋玉 □ 方祥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中提出,“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优质教育在实践中酝酿,在创新中生成。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绿色教育”就是打造优质教育的一次尝试,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生成。

  课程建设体系化

  石景山区的“绿色教育”理念,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核心是“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差异”。

  实践中,石景山区教委从整体上对三级课程体系加以研究,统一规划。据教委副主任于秀云介绍,石景山区在开齐、开全国家相关课程的同时,提倡大力加强国家课程的拓展、地方课程的挖掘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把三级课程纳入一个有机的发展体系中,多科联动、多育互动。

  区教委依托区域资源,把学校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很多学校走出校园,开设与石景山地域历史、文化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走读中习得知识、生出感悟,培养意志品质。古城中学还把走读的范围扩大,设置假期课程,带领学生走出石景山,在探访名胜古迹中领略祖国风光、先人智慧。

  石景山区的课程开发,跳出了课程本身,更多地关注学校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性需要。3年里,全区各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发展迅猛,带动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师在落实完国家课程计划后,把精力投入校本课程开发中,开动脑筋,同伴合作,不仅强化了自身的课程意识,也有助于校本课程的落实和创新。比如,爱乐实验小学的爱乐校本课程的开发,由音乐学科渗透到其他学科,很好地带动了学校其他课程的发展与创新。

  校本课程特色化

  石景山区的校本课程,重视学校的特色化、课程的品牌化,开发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把“绿色教育”融入了课堂,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六一小学把小学6年的教育与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品德修养。校长王京兰告诉记者,该校的校本课程“3D国学院”,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把国学带入校园,把知识融入游戏,学生在一次次的吟诵中,与李白、杜甫对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凸显了学校特色,体现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多样化、特色化,充分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优质教育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高井中学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和全面发展。副校长陈国秀说,学校提出了教育的“五导”机制:导体、导心、导行、导学、导常。学校的课程建设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普通初中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探究,同时把德育课程开发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向教育的方向转化,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借助于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古城中学提出了“连天接地”的概念。副校长张希武告诉记者,学校课程建设“重视整体性和实用性,有思考、有设计,强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实现学生和教师的连接,小学和大学的连接,校园和社会的连接”。该校开设了西班牙语的校本课程,与北京语言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建立联系,并充分利用靠近国际广播电台的优势,提前介入,合作培养,把校本课程、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联系在一起。

  教师成长专业化

  “绿色教育”的理念重在发展教育可持续的生产力,而教育最大的生产力无疑就是教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石景山区把教师成长和课程培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课程建设和教师能力的共同发展。

  据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副院长孙淑萍介绍,几年来,石景山区教委把新课改的培训活动常规化、制度化,基本上每月一期专题培训。“我们重视教师的校本教研,保证让所有教师在每周能与教研员见一次面,每次都能参加教研活动,每周都有教研安排,寒暑假所有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孙淑萍说。

  在区域统一调控下,石景山区打破校际界限,组织专题性培训和讲座,以问题为纽带,把教师组织在一起,提供交流碰撞的平台,集中解决课程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还编印了校本培训手册,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具体指导意见;同时,他们还把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基于问题研究课题、课堂,用科研引领教师发展。

  “教委、学校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石景山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科长张树升说,该区把教师发展分为6个不同阶段,并为每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量身打造梯级成长计划。

  近几年来,石景山区通过课程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这更加坚定了他们坚持实践“绿色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信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谢式文:有条不紊做局长
县域教研为何这么难
樊城课改打起“组合拳”
北京石景山区 让教育“绿”起来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