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民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化与文化
□ 王国平

  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都存在着“教化”与“文化”的辨析。这是我在和一些学校管理者谈文化管理的时候,用比较的方式引申出来的一个话题。

  首先,我们谈到了什么是教化的问题。其实,教化是一个很政治的概念词,比教育要宽泛一些,甚至更早一些。查一查资料便知,在《诗·周南·关雎序》中就曾有“美教化,移风俗”这样的句子。《礼记·经解》中也说过“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可见,如此古老的教化概念其实很现代,因为教化的内涵包括了政教风化、教育感化和环境影响,这比我们通俗或传统的说教式教育要好得多。

  但文化又胜于教化一筹。我在谈话中用了一个未必恰当的比喻——如果把教育比作少林拳,把教化比作太极拳,那么,技术含量更高的内家拳或许更应属于“文化”。这里我把文化视为“文而化之”,属于动词。

  “文而化之”与“教而化之”都是基于管理而言的说法,甚至“教而化之”的价值走向最终就是“文而化之”,就如中国古代周公与孔子所言的教化于民众,使之由“野蛮人”变为“文化人”一样。

  其实,在学校管理中能谈及教化已经很不简单了,至少我们在这样的理念下会摒弃那些“说教”与“管教”。比如,树立典型、模范引路,通过一些先进的人和事来感化大家,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和制度约束。又如,建设一个适合读书的书香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书香的环境中得到熏陶,这就是环境育人的问题。包括建设一支爱校如家的教师团队,用集体的人文精神感染着大家,这些都属于环境影响。所以,我在谈教化的时候提了一个观点,如果我们能深谙教化管理也了不得,这已经属于很懂管理之道的事了,同时,这也是让管理从平面走向走向高阶的一种方式。

  但深究下来,教化之于管理来讲,还是存在主动与被动的问题,或者说,教化也具有一定的硬性前置。文化管理则不然,文化讲的是潜移默化,讲的是柔性浸濡,讲的是大道无形,讲的是无为之治。所以,文化管理当属最高境界的管理艺术和艺术性管理。

  具体举例,如果一所学校在管理积淀下形成了一种“家文化”,那么,大家会看到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会看到老师们对工作毫不计较的精神,也会看到大家对责任从不推卸的态度,甚至谁危及到学校声誉时,大家会不顾一切,挺身而出维护学校的利益。此时,对于任何一位新入职的教师来讲,在没有人会要求他加班加点工作,也没有哪个领导去要求他担当一些份外工作的情况下,他会左顾右盼之后,被大家的行为文化所感染和推动,最后,也能逐渐融进“家文化”之中。这就是文化管理的力量,或者叫魅力,是“美”的管理能量在软性文化下的体现。

  如果我们跳开教化管理,把简单的硬性“管教”行为拿来,并与“文化管理”做一次对比,这时,我们用“北风与南风”的寓言故事来比喻是最恰当不过了。故事中说道:北风与南风打赌,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穿的棉衣脱掉?寒冷的北风便一个劲加大风力,想用蛮力气吹掉棉衣,不曾想却导致了这人把棉衣越裹越紧。而南风不然,徐徐的暖风吹拂下,这人竟然主动脱下了棉衣。所以,我们不妨把简单硬性的管教行为看作“北风”,把于无声处见功夫的管理视为“南风”。从中,便可悟出管理之道。

  总之,我们讨论的结果是,管理是一门艺术,而终极管理的追求必将是规避简单,管出文化。而且,当一所学校具有了正向文化之后,文化反过来又会作用于学校管理,这就是文而化之的道理所在,也说明了文化的确具有管理的功效。或许,我们也可以从北风与南风故事中得到一种隐喻:健康的学校文化也是一种方向和指南,如果与之背道而驰,最终必然会在学校管理中“败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如此年审
种子的信仰
教化与文化
为了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