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5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捍卫灵魂的主权

  □ 崔志钰

  人们总喜欢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也乐意接受这个称呼,似乎对学生灵魂进行塑造是教师神圣的职责,如果没有教师的塑造,学生的灵魂可能就不会高尚、不再纯洁,而一旦经过教师的“妙手”、“巧嘴”,每个学生的灵魂都能“清澈见底”、“高情远致”、“皆为尧舜”。

  在对学生的灵魂进行“塑造”时,教师往往并不关心学生的灵魂主权,甚至根本不把学生的灵魂主权放在心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只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才能感知学生的心跳,才能探知心灵深处的秘密,才能实现灵魂的引领,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教育。同时,在触及学生心灵时,必须小心翼翼、深思熟虑,不能盲目,更不能武断,因为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是经不起“折腾”的,它需要教师精心地呵护以不断增强其强度,需要教师用心地培育以不断增强其韧性。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这样说,冷酷的开端会把儿童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如果我们把每个学生的灵魂当“产品”来塑造、加工,势必侵犯绝大部分学生的灵魂主权,使学生灵魂深处脆弱的“生态系统”失衡。特别是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和灵魂的觉醒,他们会坚决捍卫自己的灵魂主权,教育将陷入“塑造”与“反塑造”的消极对抗中。正是这种灵魂的“单边行动”,才出现了“国旗下讲话”事件、“倒饭”事件、“学生跳楼”事件等一系列教育事件,根本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灵魂主权的捍卫。

  对灵魂主权的捍卫,学生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但在整个“灵魂主权保卫战”中,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如果教师不侵犯学生的灵魂主权,学生根本不用捍卫,不用“战争”。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首要的是尊重学生的灵魂主权,师生关系的和谐首先是心灵的相通、灵魂的相遇。教师要做的是触及心灵、呵护心灵、滋润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认同,从而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正向牵引力”,而非以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观点,以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维,强行“基因移植”,寻求心灵“更迭”,从而游离于心灵之外。应该说学生心灵世界的改变是自发的,它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顿悟的过程,但它一定是一种“心灵触觉”,是通过对一系列触及学生心灵活动、言语的体认和感悟,进而与自己的认知世界相联系,通过灵魂的自我对话,作出是否调整心灵取向的决定。

  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值得深思,如德育课程知识化,似乎德育是可以教会的;德育活动表面化,“形式承载着内容,就会显现出巨大的能量”,但形式中承载的内容是否触及学生的心灵,却极少有人考虑;管理上寻求“无缝对接”,监控遍布校园,测谎仪在校园中得到了应用,使“一切尽在掌控中”;校长的意志、教师的权威依旧主宰着教育,学生的“声音”依旧微弱,他们依旧是校园生态系统中的弱势群体……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唤醒、一种激活,唤醒他们灵魂的羞耻、愤怒、勇气,唤醒他们内心沉睡的力量和潜藏的才能,激活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激活被书山题海深压下的个性锋芒,点燃积极心理的引线,使学生沉睡、休眠的灵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古罗马著名诗人奥维德在《爱的艺术》中说,像大千世界一样,人心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切不可按固定的模式、相同的标准来塑造、改造学生的灵魂,这是一种外在的、可怕的灵魂强权,这种“转基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正如巴尔扎克关于铁的描述,“铁打到基本程度或经过反复地冲压也会变形,它那难以穿透的分子被人纯化变成均质之后就分解了;铁不经熔化,就失去了必要的强度”,巴尔扎克进一步说,“人的灵魂,或者说躯体、心脏、精神三位一体的力量,也会由于反复地打击处于一种与铁相似的状态。”若是如此,无疑是教育的悲哀。

  不断扩大灵魂的边界,给学生以灵魂的自由,这既是学生灵魂主权的要求,更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捍卫灵魂的主权
汤明月:捍卫学生的尊严
职业教育奏响课改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