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7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例二
我给“小白杨”文学社“搭石”
□ 陈升阳

  农村完小和城镇小学相比,学生习作能力普遍落后。针对这一现状,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该做些什么?三年前,我毅然决定,组建“小白杨”文学社,期望改善他们的写作能力。

  农村学生的课外书少,我便去买,买来了白喜娜的绘本《云朵面包》、林格伦的童话《长袜子皮皮》、法布尔的观察记录《昆虫记》、金子美玲的《童谣全集》等。每天午饭后,我就到教室里读书给学生听。学生很快就不满足于只听老师讲,回家后,说服爸爸妈妈也把书买来了。午间,学生会问我一些书中的问题,也会找我聊读书的感受。有的说:“我读了《爱的教育》,明白了爱无处不在。”有的说:“《草房子》,让我感叹,也让我落泪。”还有的说:“我喜欢上了《狐狸列那的故事》中那个机智的法国‘孙悟空’!”我陆续将爱读书的学生吸纳进文学社,并给他们颁发“社员证”。

  为了充分发挥文学社这一社团的作用,我还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因为我相信日记是留给未来的财富。起初学生总觉得无内容可写,于是,我帮助他们在课内找素材,在课间关注学生的辩论,在午间和学生共读时搜集读后感,每天拟三个题,如《XX老师的缺点》、《真知园寻“宝”》、《如果今天没有作业》,让学生评选最喜欢的题目,并围绕题目写作。一段时间后,我不给学生拟题了,他们也不会觉得无事可写。

  再后来,我在班级设置“投稿信箱”。我每天都给投稿的学生写“读后感”。一周到头,还给他们评奖。我给学生颁发自制的“奖卡”,有“巧妙的对比奖”、“热闹的吼山奖”、“光盘行动奖”等,我努力让这些奖项不重复。有学生说:“我今天还要再写一篇,我要集卡!”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琢磨着,怎么让更多人的人知道文学社的作品,圆学生的发表梦呢?

  首先,我想到了“班报”——《晨曦小报》。结合之前的行动,我在报纸上设置“主题版”、“摘抄仿写版”、“日记版”、“哲思版”。有时候,一周一期,有时候,两三天一期。只要班报一张贴,立马引起全班同学的围观,然后,我再把它们送给发表文章的学生,当作小小的纪念。

  接着,办“主题黑板报”。原先的黑板报很少有学生留意。但自从有了“主题黑板报”,只要一布置黑板报的主题,就有很多学生会主动写稿子上黑板,这一举措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为班主任提供了原生态的稿件,还美化了校园文化,一举多得。

  然后,布置“成长墙裙”。我把班中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装扮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称之为“成长墙裙”。学生在这里可以自主选择放作品。课间,学生互相阅读欣赏。这个成长袋每学期换一次,学期末我将它们装订成册,交还给学生,这也是一份珍贵的成长纪念册。

  最后,编选校刊《白洋潮》。因我还负责《白洋潮》的编写工作,每年“六一”,我将精选班报的内容编入校刊,作为礼物送给全校师生。

  三年来,学生有四百多篇习作在各级报刊发表。

  当代诗人刘章在《搭石》一文中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我希望我也能为“小白杨”文学社的学生们“搭石”,继续改进和完善这一平台,让他们在文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白洋小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
让书法教育成为学校名片
我们的“睡衣节”
我给“小白杨”文学社“搭石”
校长的教育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