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室里的未来
□ 梁晓龙

  太熟悉的东西,当我们重新审视的时候,往往会突然有陌生的感觉。比如教室,因为熟视,所以我们常常无睹,也很少深入思考教室到底应该是什么,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细究起来,教室当然不应该只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应该有比学习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当前,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室的功能逐步窄化,甚至被异化。我们在知识性学习这种单一主题的旅程中走得远了,以至于有点遗忘了教室里除了学习还应该有什么。

  重新回到教室的原始性意义上来认识吧!我们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对教室重新进行改造——改变教室的生态环境、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让教室里不仅有学习、有交往,还有更丰富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当我们真正把教室打造成人们期待的集“图书馆”、“阅览室”、“探究室”、“操作间”、“信息资源库”于一体的“展示场”、“文化场”;当我们不仅仅把教室定位于“教师的办公室”、“学生的习惯养成地和人格成长室”,更把它当作“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生命栖居室”,让师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延续生命的故事,也可以过一种全新的公民生活,那么,教室里承载的将不仅仅是学生的未来、教育的未来,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先来尝试改造教室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像道尔顿学校遵循的基本理念一样,把教室建设成为一个功能性实验室,一间教室就是一门学科的博物馆,从每个年级的教材、教辅材料到教辅工具等都应有尽有。教室里的资源不仅应该有图书角、电脑、实验操作平台,还要有生态角。教室里不仅要充溢着书香的味道,还应该散发着生命的味道,让每一个小组甚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认养一盆植物,当孩子们在观察植物生长的时候,学习已经发生了。

  当然,教室除了那个缺乏感情色彩的番号外,还应该有一个温暖的名字,这个名字可以由师生共同命名,寄托师生美好的约定或期待。

  其实,改造教室就是改造文化,改造文化就是在教室这个物理空间里尽可能发现教育的意义,让教室文化不仅引领学生面向考试,更要引领学生面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而真正决定教室文化尺度的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人——教师和学生。站在教室里的教师是否能营造让学生没有恐惧、没有钳制的自由氛围?教师能否把最美好的课程资源源源不断地带到学生面前?这些都需要深思。所以,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创造者,还应是孩子闪光点的发现者、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者。

  对学生而言,教室应该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仅可以学得快乐,还要玩得高兴。在这里,让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美,发现真爱,发现善良,发现一切美好的东西,从而共同创建一个精神王国。

  同时不要忘了,教室里的资源不仅仅是教师,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家长。让家长成为教室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让家长成为与教师一起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同盟军,让教师、学生,还有家长一起彼此相互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

  有人说,教室是师生生命叙事的地方,教室是学生的筑梦中心,是点燃梦想的地方。在教室里,应该有心灵的共鸣,有情感的润泽,有智慧的分享,有人性中美好一面的尽情展示。其实,正如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室里有了这些也就有了味道,有了教育,就有了一切。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洮南市福顺镇中心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微语录
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教育应该是“根”的事业
教室里的未来
中国课改成果展览馆征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