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眼兴华
□ 本报记者 黄 浩

  第一次接触兴华学校,是在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成立的时候。

  其时,我刚刚接手《民办教育周刊》,对民办学校不甚了了,我想,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兴华学校正好给了我一个窗口,可以让我对民办教育有些感性的认识。

  记得踏入学校时,已是夜幕初临,学校里的路灯亮起,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在校园,轻声细语,没有吵吵闹闹,没有你追我赶,他们见了我,非常有礼貌地说:“老师好。”

  我则颇有些受宠若惊,因为感觉那是很真诚的问候。

  后来见到了校长,以及其他几位学校领导,才知道大约是“有其师必有其生”,这群人都很随和,既没有装模作样的架子,也没有花里胡哨的客套。

  这样正好,我想,当一所学校少了官僚主义的气息,它至少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晚间,与几位校领导在校外的一家小餐馆随意铺开坐席,话题拉开了,谦谦君子一般的王心峰校长,就着他的教育理想,就着他的办学之道,一路说来,竟至于“没完没了”。

  但我感觉到了,他,还有其他几位“操盘手”,对学校的那种深深的眷恋,对教育的那种无私的热爱,都是发自肺腑的。

  那一次,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黑黝黝的一碟蚕蛹,就是他们“办真教育”的热情。

  后来,接连两天的会议,组织有序,接待热情,内容充实,更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

  所以,那时我对民办学校的感觉是极好的,因为我所认识的兴华学校,是我对民办学校的第一印象。每到外地采访,我总是时不时要提一提,我所了解的兴华学校。

  再后来,接触的民办学校愈多,对兴华的了解愈深,我才知道,不是所有的民办学校都能像兴华学校那样,也不是所有的校长都叫王心峰。

  当然,了解一所学校,与理解一所学校,有时候仍相去甚远。

  那一次结缘兴华之后,我频频在报端见到关于他们的报道,但始终没有再“亲临现场”,看到别人眼中的兴华,终究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

  我始终觉得,那样感性的认识,终究算不上是“理解”兴华学校。直到一年以后,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认识了两位来自兴华学校的教师。

  一位叫潘欣,一位叫丁芳。这两位女教师,年轻又有活力,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

  我还记得,在北京市昌平区的一个农家院里,我们“挑灯夜谈”,足足聊了4个小时。

  丁老师从一个懵懂的大学毕业生,在短短5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现在已经担任小学低年级英语教研组的组长。

  潘老师的经历更为复杂,在经历了10年传统课堂的磨炼之后,来到兴华,挑战新的课堂模式,几经起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现在,她已经是小学低年级组组长。

  她们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感恩兴华,感恩校长。这并不是因为她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于她们从中收获的那些感动。

  丁老师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最开心的事情。

  潘老师说,哪怕不要一分钱工资,我也要继续为兴华付出。

  从她们动情的言辞中,我感觉兴华似乎有一种“魔力”,来了,就会深深地将你吸引,融入你的血液之中,让你感觉再也离分不开。

  那像是谈恋爱时才会有的感觉。

  兴华学校何以做到这一点?

  我在多篇关于兴华的报道中,在多次前去“探秘”的同事的介绍中,在教师的口述中,找到了零星的答案:

  他们在实施真正让学生幸福的“成功教育”,为了孩子;他们在营造温馨如家的“家文化”,为了教师;他们在打造直指心灵的校园文化,为了每一个在学校的人……

  不过,这还不是兴华学校的全部。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要想知道兴华学校的秘密,恐怕还得亲自去看一看。

  我想,为了这样一种“理解”,我会收拾行囊,再赴兴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兴华课改的三个启示
专家眼中的兴华
兴华人的“亮剑精神”
观摩者说
第一眼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