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蚕实验
□ 周 玲

  教社会学科的周老师发现本班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好胜心也很强,但是在竞争时,大家互相嫉妒,甚至互相拆台。于是,周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始“养蚕”,并告诉大家:每个小组需要制定一个评价本班“养蚕活动”成功的标准,接着确定本组的养蚕计划,最后全班进行集体评议。

  孩子们制定的“养蚕标准”超乎想象地一致,大致都认同如下几条:1.每个小组以10分为基础分。2.将蚕的存活率作为评分标准之一(死1只扣1分)。3.看哪个小组的蚕养得最大,按名次分别记10分、8分、6分、4分。4.最终哪个小组的蚕吐丝最多,按名次分别记20分、16分、12分、8分。几经商讨,“养蚕标准”就这样诞生了。

  矛盾出现了

  孩子们对实验的重视超乎一般,当然也在教师的预料之中:孩子们回家查阅资料并准备材料,咨询科学课老师养蚕的一些知识,他们要了解蚕吃什么长势最好;有的同学还对家长进行家庭访问,采访父母养蚕的经历;有的小组通过印发宣传单的方式对社区有经验的人士进行调查,比如蚕卵什么环境会孵化,蚕宝宝需要一个怎样的家,蚕宝宝生长周期中会有什么变化等。

  可是,孩子们毕竟是初次动手养蚕,因此,各个小组的差距也在变大。矛盾随之产生了:“他们小组破坏我们小组的蚕,老师,这样不公平”,“我们组其他人都不采桑叶,只有我一个人带,蚕根本就没有吃的”……大家开始躁动起来——这样的矛盾还有很多。教师建议大家利用专门时间再思考“养蚕活动”成功的标准,这一次孩子们似乎想法更多了:“我们要看各个小组是不是每个人都参与了,而且要看大家是不是没有矛盾,因为我们小组蚕养得不错,但是大家都很不愉快”,“给别人使坏的那个小组直接倒数第一,而且还应该接受处罚”,“我觉得如果有小组和其他小组分享养蚕的经验应该给予加分”……经过讨论,孩子们把这些“新”的想法补充进了“养蚕标准”。

  孩子们和蚕一起长大

  孩子们想把蚕养好的热情并没有减弱,而且令周老师吃惊的是,大家似乎交流更多了,第一小组的同学告诉大家:蚕除了桑叶之外还吃榆树叶,桑叶是蚕在自然条件下最好的“口粮”。养蚕人还表示,莴苣叶喂久了会影响蚕丝的效果和颜色,因此建议仅将莴苣叶作为短暂的替代口粮。其他小组的同学恍然大悟:难怪他们组总是把蚕喂那么好。第五小组的同学也和大家分享起自己的经验:蚕是很讲究卫生的,每天清晨和傍晚进行消毒。因为蚕沙和尿液混合后,容易滋生细菌,对蚕的生长不利……看着其他小组交流,第二组也争先恐后地分享:小蚕刚从卵里孵出来时,要特别小心对它,用比较嫩的桑叶喂它,换桑叶的时候用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

  养蚕带给孩子的思考

  大家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的养蚕经验,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矛盾和不快。这时候,周老师让大家思考一些问题:竞争是什么?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和做法?怎样竞争?孩子们陷入了思索。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我和张扬以前是好朋友,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我们出现过矛盾,当我考第一的时候,她就讽刺我,我看他考好的时候,我也会挖苦她。现在想来,我俩都做得不好。有一些孩子用“养蚕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想法的变化和应该有的竞争方式,还有一些孩子以连环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现实生活中,孩子在家庭中的优越感比较明显。一些在竞争中失败的孩子,往往会流露出不满情绪,甚至会对获胜的一方充满敌对情绪,表现为不再和对方交朋友,怂恿别的伙伴孤立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以引导,教育孩子在竞争中要学会宽容,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

  但是,不是告诉孩子要怎样就可以了,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自省,优化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组织学生进行适度的、合作式的竞争,增强群体凝聚力。在组织学生“养蚕”的过程中,教师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做”的过程,要“预料”到会有很多矛盾出现。特别是当矛盾出现的时候,教师启发大家认真思考、讨论,重新制定评比规则,大家在修订规则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竞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个过程是任何“告诉”都无法取代的。再者,在大家能够克服“嫉妒”心理,能敞开心扉的时候,教师启发大家再深入思考问题,此时,儿童的“悟”是自发的,也是彻底的。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微语录
我的课程叙事
当“土楼文化”
走进学校……
一次语文游学课程
养蚕实验
“自助式”校本课程
把班会主题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