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要把欢乐还给孩子
□ 本报记者  翟晋玉

  日前,一项关于近几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的新闻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该消息称,中国男性身高排名低于日本,其中7-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这一消息的公布令很多人感到吃惊,人们纷纷把这一结果和教育联系起来。一些代表委员提出,不只是带给学生健康——

  建立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保障机制

  近一二十年来,伴随着应试教育对学生考试成绩的高度关注,学生身体健康被忽视了。学生军训时倒下、跑步时昏厥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学生的身体像一块“脆玻璃”。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青少年体质每况愈下感到担忧。

  在3月6日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指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各项身体指标全面下滑。2012年北京市高中生体质检查中,只有一成学生合格。由于担心承担责任,很多学校“宁可让学生坐死,不让学生跑死”,学校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对抗性、有身体接触的活动越来越少。

  吴正宪呼吁,应尽快建立针对校园学生意外伤害的安全保护法规,分清责任,解决教育工作者的后顾之忧,激发学校让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确保学生增强体质。

  针对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副区长孙惠玲建议,政府应“建立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保障机制”。首先,落实区域第一行政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工作网络和评价机制,将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各地政府的考评体系,建立问责制。其次,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指标体系,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中,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公示制度为突破口,将学校体育与学生健康情况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下。再其次,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要适当控制居民区的密度,设计好集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场地和设施,为学生锻炼提供场所和环境。

  而作为学校,要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放到首位。“学校应重新认识体育、劳动以及艺术课程的真正价值,强调培养心灵手巧的人,而不是加工制造头脑发达、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缺乏行动能力的人。”孙惠玲说,要落实校长责任制,校长要重视体育工作,确立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第一要务,并真正落实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强化体育课教学质量,按照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要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记录,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把“促进个性发展”写进教育方针

  很多中小学生不仅身体差,而且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快乐。除了记住很多书本知识以外,他们在德行、审美、创造能力等方面所获甚少。

  “我们的孩子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道德、美好的心灵?”越来越多的人在迷茫,越来越多的人在追问。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主委张震宇强调,教育要让学生健康成长,把欢乐还给孩子。

  “‘教育首先是人学’,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在养内心之德、张精神之维。让精神生长、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张震宇说,考试指挥棒的驱使,高考“独木桥”的影响,“学历竞赛”的压力,让家庭和学校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发育、精神成长。“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孩子们与欢乐童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

  张震宇指出,教育部门对学校、校长、教师的考核偏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加之名目繁多的各种检查、评比、比赛,使得学校领导不胜其烦,教师不胜其累,学生不堪重负。“久而久之,从教育流水线上下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多的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学习机器和只会模仿不会创新的‘追随者’。”

  张震宇呼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培养,努力破除助长功利主义教育行为的体制机制,让教育真正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

  学生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真实的自我和个性。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武汉市副主委李长安建议,把“促进个性发展”写进我国的教育方针。

  “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使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李长安说,“我们的教育通常做的不是让学生变得特别、有个性,而是变得跟别人一样。学生本来拥有的多种可能性统统被扼杀,学生渐渐从特别变成了平庸。”

  “6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方针一贯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关注的是完整性、全面性。”李长安说,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毕业,就像进入一条“流水线”,特别是高中生,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做题机器,苦闷、单一、刻板、顺从。“从这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同质化、标准化的‘标准件’,大多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缺乏鲜明个性。”

  一位教育研究者曾说,中国的孩子如果不尽快补上“个性教育”这一课,他们将不会生活,不会运动,不会交往,甚至不会谈恋爱……

  新时代需要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如果各级各类学校仍然不能准确定位‘个性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宽松的生长空间,我们将失去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李长安建议修改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教育方针中明确突出个性教育的重要地位,把鼓励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作为顶层设计,上升为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

  “个性压抑,人无幸福;压抑个性,国无创新。”李长安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教育要把欢乐还给孩子
让教育在改革中彰显公平
袁贵仁:综合改革引领教育发展
朱永新:底线,必须无条件遵守
李一飞:多管齐下,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