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开课训练法
□ 陈华清

  在湖北省襄阳市前进路小学,教师在“名师孵化园”上公开课,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性的教研方法。通过公开课训练法,教师会吸收他人的建议、反思自己的不足。本期,周刊就与读者共同分享一节公开课,看看教师是如何针对课堂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与反思的。

  执教教师:陈华清     课堂内容:六年级口语交际课“我的理想”

  创设情境

  师:孩子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崇拜他?

  生1:我崇拜的人是诸葛亮,他足智多谋,但从不居功自傲。

  生2:我崇拜的是一位107岁的老人,他全身心地资助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他就是邵逸夫。

  师:同学们,与其崇拜他们,不如我们也成为这样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

  (教师板书“我的理想”)

  交流展示

  (学生自己思考后,开始小组交流,最后推荐代表,准备开展班级展示)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倾诉自己的理想吧。

  生1:从小到大,我有许多理想。我想,在不同的阶段里,梦想和理想会有所不同。小时候,我想有一个玩具熊。因为在童话的世界里,它十分纯真、十分善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梦想也有所改变,我想拥有一座城堡,我可以住在里面,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公主一样。慢慢地,我长大了,我的梦想也渐渐现实起来,变成了理想。我想当一名好学生,用好成绩报答父母。现在,我们即将毕业,我的理想更加清晰。我想当歌手,用美妙的歌声传递欢乐,让世界充满欢声笑语;我想当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勇敢地面对困难。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生2: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师。因此,我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学习,还要养成高尚的人格。只有这样,将来我才能为祖国教育出优秀的下一代。

  师:一个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就有了一份幸福的期待。有人说,理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很多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

  生3: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不向挫折低头的人。我的偶像是张海迪,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患有高位瘫痪,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病床上自学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她曾经在电视里说过,“没有人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怎么去面对以后的生活。对于挫折,只能选择面对它、正视它,只要坚持自己心中必胜的信念,再大的困难险阻也能承受。”我认为,张海迪身上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我奋斗的目标。

  师:一个人的理想,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要立足于现实,希望大家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4:听了大家的理想,我很激动,想把自己的理想与大家分享。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因为科学家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有很多科学研究都会经历许多次的失败,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一往无前。所以,我也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努力做一个永不放弃的科学家。

  生4:爱迪生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没有多长时间,我们要抓紧才是啊!”他用他的勤劳和汗水,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今天,我们也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争取多学一些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在生活中,我不但要对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仔细观察,还要拥有不畏艰难的勇气。说不定哪一天我也会像爱迪生一样,创造出许多新发明呢!

  生5:我也很崇拜爱迪生,我还收集过他的名言,比如“好奇心是科学的种子”。

  生6:我想用一句名言来鼓励大家实现自己的理想——“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

  (学生纷纷发言,阐述自己的理想,并相互进行评价、辩论,教师则适时介入。其余展示过程略)

  师:理想就像一粒种子,已经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里。只要我们付出行动,理想就可以生根、开花、结果。相信同学们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听课教师议课

  杨荣:

  1. 建议口语交际课应该提出“怎样说”的要求。这节课的题目是“我的理想”,那就应该向学生明确,要求他们说清楚以下几点: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你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展示中的问题,善于将课堂的精彩点与生成点放大、延伸,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大展示。

  3. 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展示形式,更要关注展示内容。如果学生的展示很精彩,教师要顺势而上,不断点燃、不断引领。

  郑若君:

  1. 教师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情、适时引导。

  2. 课堂中的学生有几点做得不够好:语句表达不精练,理想定位不明确,展示时不够大方、自信。

  周丽:

  1. 教师要抓住3个层次性问题:理想是什么?理想产生的缘由是什么?怎样一步步地接近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2. 教师要及时地引导、点拨、提醒、评价、提升。

  3. 当学生发言内容“高、大、空”时,教师应及时干预,引导学生立足现实,分析自身的条件与现状,脚踏实地地阐述如何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执教教师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课以“我的理想”为题。我认为这是一次较为特殊的对话,“教书”与“育人”两大目标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完成。

  本节课,学生从“自己最崇拜的人”这个话题入手,追问自己的理想。这样,既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又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学生交流对理想的认识,达成了共识——理想,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是切合实际的、可实现的,不同于幻想、空想。接着,学生结合名人故事,分析理想对于自己人生的导航作用。之后,课堂进入重要环节——围绕口语交际的听与说。学生谈及自己的理想,他们想当教师、当医生、当导游、当作家……言谈中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通过听课教师的评议,我发现这节课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与点燃等方面。在以后的课堂上,我应该更敏锐地发现,在哪些时机教师需要巧妙地介入,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与进步。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襄阳市前进路小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公开课训练法
关注潜能生
■传统课堂“十八怪”11
新课堂绿指标
孵化园是种方法
我在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