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师要首先成为思想者
□ 本报评论部

  最近,陕西、吉林两省的3家幼儿园被曝为提高出勤率,长期给孩子集体服用处方药“病毒灵”,导致不少孩子出现头晕、腿疼、肚子疼等症状,多名幼儿存在心肌酶偏高现象。一时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

  幼儿园擅自给孩子长期服用处方药物的做法,折射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幼儿教师师德亟待提高等问题。

  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众所周知,也是许多评论者关注的中心。然而,仅仅从管理机制不足以说明问题,如果说少数几个办园者是为了牟利铤而走险,那么如此多的教师缘何让自己的师德堕落至此?究竟是何种原因,让他们面对如此明显的恶多年来始终保持缄默,乃至成为恶的帮凶呢?

  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最强调师德的国家,然而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出现了如此多的师德问题?师德不是体现在“高大上”的华丽语言和高头讲章里,而是蕴含在教师的生命和日常行动中。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特别是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师,更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就是这些本来是孩子最信任和亲近的教师,竟然利用孩子的天真善良和懵懂无知,长期坐视幼儿园给孩子们服药而无动于衷,甚至配合幼儿园用花言巧语哄骗孩子服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伤害最无辜最弱小的孩子。这足以说明这些幼儿教师已经丧失了自己的职业尊严,乃至丧失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这些事件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和从业者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思,何以平日里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在临事之时竟然如此不堪?

  1961年,杀害大量犹太人的纳粹高官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以记者身份前往见证。阿伦特认为,艾希曼的邪恶和希特勒的“激进之恶”不同,他之所以成为邪恶的化身,不是因为他具有卓越特出的理想或思想能力,而是因为他失去了判断是非的思维能力。这是一种无思想的平庸之恶。阿伦特指出,使人和整个社会陷入大恶的不是人本性恶,而是人自己的“不思想”。希特勒的“激进之恶”正是由无数个艾希曼式的“平庸之恶”构成的:在极权体制中,大小官员无不以执行上级命令为最高行为准则。

  然而,执行上级命令并不能免除自己的责任。“元凶”的责任要追究,“帮凶”也不能放过。这一理念已成为国际刑法中“上级命令不免除责任原则”得以确立的法理基础。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拒绝“不思想”的平庸之恶,避免自己在无知无识中陷入“盲从的犯罪”。也就是说,人的基本道德伦理和良知高于任何上级的命令,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人们应该遵从自己的良知行事。正如康德所说,“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也正因此,他将人心中的“道德律令”看作最珍贵的无价之宝,比任何外在的规则和事物更高。

  而在阿伦特看来,避免陷入这种平庸之恶的关键是,“不参与者……的良知尚未进行所谓的自动运作,也就是尚未形成一套学来的或天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他们的标准不同于一般的大多数人:他们会问自己,我干过这种事情后,究竟还怎么能心安理得?”她认为,这种判断的先决条件不是了不起的智力,而只是扪心自问的习惯,也就是自己和自己默默地对话。“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称此为思想。”

  作为教师的苏格拉底,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为后世树立了作为师者的典范。他的一生都在帮助青年学会思想。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笛卡尔则说,我思故我在。没有思想的人生将会是什么样的人生,没有思想的教育又将是什么样的教育呢?

  作为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思想,自己首先要学会思想。如此,才能避免陷入平庸之恶,走向真善和自由。    (本报评论部)

)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教师要首先成为思想者
重视青少年“营地教育”
顾明远:教育改革最新政策走向
谁是择校热的幕后推手
第三届全国民办中小学发展战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