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堂打磨室:
教师成长的摇篮
□ 马明艳

  从下决心开始课改以来,学校不断制定相关的课改制度与策略,教师也在不断学习高效课堂的基本理论。可是,一段时间过后,教师仍然很难做到完全放手,充分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很多时候,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久而久之,有的教师开始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抵触的情绪。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决定坚定信念、迎难而上。为了帮助教师树立课改信心、掌握课堂技巧,学校建立了“课堂打磨室”,开展“展评结合”的任务驱动式校本教研。

  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唱主角的正是教师与学生。每学期,针对不同的教学研究任务,学校会开展不同的校本研修活动。课改初期,学校课改办制定了“五步三查”的校本课程。配合课程的实施,学校在“打磨室”里,对各班级进行了一轮打磨。每天下午的第七节、第八节课,课改办的负责人都会对几名教师进行“打磨”。具体的方法是:负责人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严格按照“五步三查”的流程,开展高效课堂学习,负责人则全程跟踪研究,具体指出不合规范和应当改进的地方。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打磨”,教师对高效课堂流程的掌握越来越熟练,逐渐做到了得心应手、自然流动。

  课堂流程的初步“打磨”成功只是课改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打磨室”的建立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校会定期派出教师去课改先进学校学习经验,取经归来的“学生”,就会在“打磨室”中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在示范课上,不但有示范教师的公开展示,还有全校教师的观课、研课。示范课结束后,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都上一节汇报研讨课,在“打磨室”中以成果汇报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打磨”。学校还会以抽签的形式,每天让3名教师在“打磨室”中开展高效课堂“五步三查”的过关课。过关课的评委由学校教务主任及各教研组组长组成。教师既要上课,还要进行理论答辩。同时,学校还会进行当堂检测,根据学校制订的“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过关课给予即时性评价。“打磨室”发挥了公开展示与观课评课的双向促进作用,对教师的快速成长帮助很大。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尚志市教育局推出了“四研互助式”高效课堂新模式。配合教育局的工作,学校在“打磨室”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体验式培训,充分发挥了“打磨室”的“锻造”与“孵化”功能。之后,学校又采取循环轮换的方式,先由初一数学组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在“打磨室”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数学教师进行即时评价,再由其他教研组各推选出一节示范课,在“打磨室”中进行集体研讨。在“打磨室”中,每天都有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师进行展课、观课、评课,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在观中思、在思中做”。

  在“打磨室”中,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先后有多名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改名师”。是“打磨室”给了教师成长的空间与环境,他们都说,“课堂打磨室”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省尚志市希望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孵化”新教师
名师孵化园:寻求课堂“破帖”之道
课堂打磨室:
教师成长的摇篮
高效课堂100问
课堂孵化室:展示师生风采的舞台
二次板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