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幼儿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永新: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 本报记者 翟晋玉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提案》。他指出,随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有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着民办园太贵上不起、公办园“拥挤”不易进的现象。“同时,很多城市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有很多集体或者街道办园,这部分幼儿园既非完全意义上的公办园,又非民办园,身份不清晰,不仅教师编制难以解决,体制性的障碍也妨碍其教育质量的提升。”

  为此,朱永新认为,在目前难以实现学前免费教育的背景下,明晰普惠性民办园身份非常必要。“一是可以在硬件上要求其达到办园基本标准,提升整个地区的学前教育水平,并为普通群众提供更多的入园机会,缓解‘入园难’;二是可以在收费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缓解‘入园贵’;三是可以在教师编制及培训等方面给予其公办园的同等待遇,提升其办园水平。”

  朱永新介绍说,在这方面,成都市已经探索出创新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机制的路子。成都市通过限价收费、建立“以县为主”财政补助机制和倾斜扶持的奖补机制,目前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已经超过60%,对就近、方便入园感到满意的市民达80%以上。

  朱永新建议教育部门借鉴成都经验,首先是推动各地进一步明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身份。“加快梳理公办园、民办园与普惠性民办园,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其公益性质,给予其与公办园同等的待遇,扫除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其次,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社会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和个人创办符合标准的幼儿园。“并且通过免费提供场地、提供专项经费、补助建园费用、补贴生均经费、提供专业师资等办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

  此外要设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专项经费。“在新增教育经费中设立专项经费或基金,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让一大批高收费的民办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满足普通市民的上学需求,另一方面用于改善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园条件,提升部分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园水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朱永新: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刘焱: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创设环境
让幼儿敢于说话
穿靴子的故事
消除误解
幼教信息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