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云”,为新课改插上科技翅膀
——访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局长尹卫华
□ 本报记者 刘 婷 □ 冯 旭

  至高境界——人人享受教育

  中国教师报:洪山区是高校聚集地,被称为华中地区的“中关村”。您如何定位洪山教育?

  尹卫华:洪山区确实是武汉的“海淀”,是货真价实的智力密集区,也是文化底蕴丰厚、人文特色浓郁的地区。但洪山区原来是以城带郊的二元结构城区,也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相对缺乏、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的一个区,并且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区委、区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确立了“科教兴区”的战略,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但客观讲与家长、社会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距离。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进行探索,全力构建适合本区域的教育教学生态,确立“人人享受教育”的理念,作为洪山教育人的最高追求。

  我们希望教育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以追求育人事业为乐趣、以享受成长过程为幸福、以体验成长为快乐的最高境界,都能把教育过程变为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感受,变苦学、苦教为以学为乐、以教为乐,并据此提出“校校发展提升,个个乐教成功,堂堂学好学会”的目标。最终实现教育由基本的生存目标提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归到教育最原始的目标就是享受。

  中国教师报:提到享受教育,教师是教育中最关键的要素,您是怎样让教师真正享受教育的?

  尹卫华:对于教师,我们期待教师“人人享受教育,个个乐教成功”;希望教师把教育过程当作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活动,让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教学的幸福感、成就感,让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享受归属感、荣誉感。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每年设立巨额专项经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每年设立300万元的教育教学质量奖励经费,100万元的关爱教师身心健康专项经费,100万元的改善教师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专项经费;逐年提高教职工体检、住房公积金、医保金和医疗报销水平。

  第二,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教育局每年设50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活动,设立“导师制培养”工作室,以省市名师、特级教师为导师,致力于培养一批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设立“三名”工作室,以市区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为负责人,致力培养三支骨干队伍;开设高级研修班,组织干部教师集中研修,整体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开设紫菘“大家讲坛”,全员培训,激扬理想,领航改革。

  第三,改善教师教学条件。近两年,全区共投入3000多万元,为全区学校配备了高标准的电子白板或触控式液晶白板,完成13所市级教育云试点工程学校,完成全区中学“班班通”项目所有471个教学班和27个教学功能室共498套;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全区学校最小接入30兆光纤宽带,普遍接入50-100兆光纤宽带,同时全面建设城域网,提供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大大提高了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

  第四,改善教师组织条件。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学习型学校”建设,营造组织学习氛围,变革学校组织结构,促进教师终身学习。

  上述举措,使教师享受到了较好的生活、办公、教学条件。但反思这些成效,多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外在的条件性的改变,其核心领域——专业发展领域的改变还微乎其微,面临很多问题。

  为教师成长营造好的环境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谈到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具体有哪些?

  尹卫华:首先,我们面对着教师职业倦怠的突出问题。35岁到50岁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成熟期,这一时期走过了工作激情高、精力旺盛的职业适应期和成长期,在长期较大压力下,容易感到工作无价值、无意义,成就感下降,同时自我效能感也在降低。生理上的疲劳和疾病,思维上效率下降,情绪上烦躁不安等,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特别明显。

  与此同时,教师缺少创新也是普遍现象。教师的工作是一种重复性劳动,容易让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产生麻木感和耐受性,难以积极主动地创新工作方式去面对新现象和新问题;有的工作变得非常机械化,有的教案、教法多年不改,有的不愿进行教学反思和探究等。

  其三,教师面临无从下手的现实困境。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好学生,体现实践智慧。许多教师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细碎微小的问题,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得不到有效的、及时的指导。

  最后,教师缺少成功体验的挑战。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需要赏识、需要机会、需要成功的体验,对成功的渴求能化为进取的动力。现实中,很多教师往往缺乏成功体验和成就感,临渊羡鱼,却无动力退而结网;即便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也不能形成教研成果,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有效传播。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仍然比较单一,给教师的机会还是太少,空间太小,让教师挑战自我、展示自我、品尝成功的舞台还没有完全搭建好。

  总之,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还存在着“有改变无成长、有工作无意义、有付出无实效”的种种现象,我们必须为教师体验成功创造条件、拓宽途径,为他们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营造好的环境。

  中国教师报:这些问题可能不仅仅是洪山区独有,也是许多地方都面临的教育瓶颈,洪山区是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的?

  尹卫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才能高效快速推进,已成为一线教师最多的呼声。“教育云”,正改变着教师的成长方式,引领着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中可寄以厚望和最可信赖的力量,所以教师队伍建设是区域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很大挑战和更高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开展了多方面探索。“教育云”的运用和推广,让每位教师充分享受移动学习的便利、轻松和乐趣的同时,也帮助教师迅速转变教育教学行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区域教育变革。

  为区域课改提档升级增添新动力

  中国教师报:教育信息化及云平台建设,具体为教师带来了哪些变化?

  尹卫华:“教育云”能普适性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如微课程,继成功承办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启动暨“教育通”云平台发布会以后,微课程成为洪山区的又一张名片。我区专门搭建了洪山教育信息网微课程云平台,供教师们自主上传微课程、交流微课程。它成为展现教师专业成就和个人生活魅力、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平台,也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解决方案。2013年第二届微课程大赛中,全区又有1700名教师成为注册用户,教师可以在无数的微课程中找到自己困惑的教育教学问题,随时随地有选择性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培训,与提供解决方案的课程开发者进行深入的、细节性的交流。

  “教育云”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自开展高效课堂改革以来,我区不断涌现出利用教育云平台创新教育教学行为的案例。如洪山中学教师梁姣,针对学生在课堂中不敢表达的问题,制作了微课程《雯雯的烦恼》,点击率很高。

  “教育云”让教师持续性获取成功体验。教师将研究的成果通过云平台展现并推广,并不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好评时,就能持续性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个有多次成功体验的教师会产生更高的理想追求,从而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中国教师报:据了解,教育云平台不仅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翅膀,而且已经成为推进区域课改的有效抓手。

  尹卫华:是的。洪山区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为开展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观念上的准备。今天,我们的教师借助课堂教学与“教育云”的深度融合,让个人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有了新的途径,让洪山区域课改开始漫步“云”端。

  我们基本实现了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洪山教育城域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出口、云服务中心和校园网络正逐步建成,全区中小学实现光纤宽带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我们还努力打造人人具有学习空间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2013年,全区1000多名教师参加了区级“教育云”集中培训学习,350名教师参加了市级远程培训,各学校利用暑期开展全员“教育云”应用方面的校本培训,并将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全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我区依托武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市开展“教育云”资源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讨,每学期组织两次。武汉“教育云”平台上专门开辟出专题页面,上传洪山区的展示课、优质课。

  中国教师报:洪山“教育云”的运用不仅改变了师生的生命状态,也为区域教育迎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现在有许多教育人慕名来洪山学习参观。您如何勾画洪山未来的教改路?

  尹卫华: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教师深刻地感受“教育云”为课堂教学增添的魅力时,它便能增强教师利用资源和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动力,不断启发教师实践、思考、提升、交流和分享,上承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下接教学行为和实践,从而助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创造简单而有趣的学习新方式,最终助推教师享受成长的乐趣,享受教育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为此我区将继续深入开展“教育云”试点校的工作,开展全区学校机构空间和教师个人空间的评比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建设和应用教育资源的能力。同时尝试开展学生“人人通”移动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全区选取有条件的学校,开展电子书包、翻转课堂、互动课堂的实验研究,彻底改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利用录播教室,实现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同步课堂和远程教研。以数字化校园创建为标准,在全区创建一批数字化校园,力争在硬件建设和“教育云”资源的应用上有更大的突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深度访谈
教育改革提升城市文明
“教育云”,为新课改插上科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