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长教育”最关注学生什么
——对话广东德成教育机构总校长姜晓东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姜晓东的故事很多。

  他生于江淮大地,先后在江苏、四川、上海等地工作,参与创办过3所学校,做过老师、主任、常务副校长、校长、董事长助理、执行总裁等。

  28年间,他在不断的角色转换中追寻着自己的教育理想。3年前,怀揣着教育梦想,他南下广东,成为广东德成教育机构总校长兼德成中英文学校校长。在这里,他和他的团队一起诠释着“成长教育”的思想。他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敢为、有为、能为,办有思想的教育、办负责任的教育、办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办为孩子终身发展提供帮助的教育。如今,德成中英文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位供不应求,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品牌学校,被媒体称为“德成现象”。

  教育即成长,学校即自然

  中国教师报:如果给教育下一个定义的话,您会怎么定义?

  姜晓东: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一颗禾苗的种子,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却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遵循了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生长规律。一旦轻易被破坏,种子将无法茁壮成长。

  就像自然界万事万物一样,学生的发展、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给教育下个定义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教育即成长,学校即自然。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学校教育要顺其自然。作为学生的成长导师,教师要遵循其发展规律,呵护其自然生长,不过多干预,不揠苗助长。其次,学校教育要亲近自然。我们要想方设法给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合的环境和条件。学生的成长原本就像树木或者禾苗一样,需要土壤、阳光、水和空气。有了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干净的水和纯净的空气,他们自然能够健康长大。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学校教育要给学生什么?

  姜晓东:学校教育就是发现,不断发现学生新的变化,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和闪光点。我想,教育的密码就是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思考力、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教师的最大智慧,不在于他是否会传授知识,而在于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中国教师报:您所提出的“成长教育”的核心价值指向什么?

  姜晓东: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是孩子的成长导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孩子传递正能量,给他们赏识、鼓励、尊重和指导,帮助他们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需要对教学、考试和成绩进行研究,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每个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合适的教育。因此,在成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里,我明确提出,关注学生的成长状态、成长方式和成长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我所追求的就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和“书本外的知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养分,让每一个学生既有学习能力、考试能力,又有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教师报:“成长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质量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姜晓东:“成长教育”界定了新的教育质量观,包括质量目标、质量内容和质量行动策略三大板块。

  质量目标即学生成长目标,包括爱学习、强体魄、健人格、有爱心、明事理、会做人、能自主、敢担当、知感恩、懂礼貌、善交际、愿表达、勇质疑、好习惯、讲文明、守规则、喜创新。

  质量内容包括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有5个方面: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计划能力、学习能力、复习能力、考试能力等。教育质量有6个方面:行为举止优雅、文明,语言表达流畅、清楚,思维习惯清晰、阳光,与人交往主动、热情,信念理想明确、坚定,个人生活自理、自主。

  质量行动策略包含以下方面:落实“全面育人、全体育人、全程育人”和“育人目标具体化、育人内容系列化、育人策略整合化、育人管理网络化”7大措施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开展影响学生一生的感恩、信心、爱心、快乐、诚信、合作、责任等12个品格主题教育月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健全学生人格。进行细化的习惯训练,研究探索影响学生一生的40个好习惯,包括12个学习习惯、8个生活好习惯、15个品行好习惯、5个心理健康好习惯,从学生走路、打招呼、写字、洗漱、吃饭、睡觉等细节抓起,让他们在充满爱心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开展精彩的趣味活动,精心打造“社团活动、体验游戏活动、寄宿生活训练、国际文化活动、校园快乐吉尼斯活动、跳蚤市场”等6大品牌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开展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与文化熏陶密切地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一种特有的、典雅的教育特色。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开展“六自”、“六爱”教育,开展诚信教育。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中国教师报:成长教育在学习方式上进行了系统优化,那么成长教育要让孩子实现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姜晓东:课堂重构,是课改的核心部分。只有站在教育改革的角度理解课改,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改,才能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术;只唯人、只唯实、只唯新”,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规律、以人为本、科学变革。几年间,我们先后多次到名校参观考察,与多位教育改革专家、名校长、名师对话,同时邀请专家、名师到校诊断,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和评价系统。

  学习即体验,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为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在教学改革的操作层面上,我们构建了“6411”现代成长课堂模式。“6411”指的是“六步”、“四查”、“一为本”、“一中心”。六步是指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检测、拓展六个步骤;“四查”是指,课堂教学进行中的四次学情调查;一为本是指,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一中心是指,以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为中心。在“6411”主流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自主探索新授课、阅读课、作文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流程和模式。

  构建现代成长课堂、实现课堂变革的核心与重点,必须满足3个条件,做到4个改变。

  3个条件指的是:一是要构建“双主互动、多维联系”的课堂。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材、学生和多媒体等辅助资源的互动联系,从而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的和谐,实现课堂活动的高效、优质、快乐。二是要构建适应现实的课堂,重在知识目标的学习与生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考试能力。三是要构建为学生未来生存发展提供帮助的课堂,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交流、表达、组织等综合能力。

  4个改变指的是:一是改变教师观念。教师的思想决定了其教学方式,是课改成功的重要因素。二是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实行科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是改变教学工具。以“三案”(学案、题案和师案)作为抓手,让学生有“法”可“依”,有“题”可“练”,教师有“本”可“操”。学案指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案,重在目标(知识点)解读、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师案指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方案(书案或者心案),重在教学过程的预设和生成;题案指的是学生知识达标的训练方案,重在知识点的训练、题目设计目的说明和解题思路指导。四是变革学习内容。首先,知识的学习要立足于教材,把知识学实、学准;其次,要求拓展课本知识,并且课内知识与拓展知识要有机衔接和贯通;再其次,要求落实知识学习的点、线、面、体的整体联系,构建知识树和知识体系;最后,落实对学习方法、思想方法上的总结提炼。

  课程即营养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学校因课程而不同,课程特色是学校最大的特色。那么,“成长教育”在课程建设上有哪些突破?

  姜晓东:我认为,学生既是课程的起点,又是课程的终点。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实施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关于课程建设,我主张,国家课程要品牌化,学生课程要个性化,校本课程要特色化,家庭教育要多元化。这些年我始终致力于建设一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弹性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均包括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和课程评价5个方面。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够为他们的个性需求提供帮助。我的探索就是为了让这些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核心营养。

  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学科品牌,通过品牌学科建设,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能力、思维习惯、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针对学生发展有快有慢、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学生“个性化课程”。对于特优生,落实特优生学科综合发展、学科特长、思维训练、拓展知识四大任务,提高学科教学目标,文科扩大阅读量,理科强化思维及解题思路训练,确保特优生吃饱吃好,其课程结构为基础课程+特别课程+自选课程(特色课堂或社团活动);对于优秀生,强化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提供适量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训练,其课程结构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自选课程(特色课堂或社团活动);对于中等生,加大学科学习的力度,完成学科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其课程结构为基础课程+适量辅导课程+自选课程(特色课堂或社团活动);对于后进生,按照学科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分层作业、分层测试学业水平,其课程结构为:基础课程+辅导课程+自选课程(特色课堂或社团活动)。

  我还重点开发了国学诵读、礼仪教育、写字、英语口语、校园吉尼斯、跳蚤市场、诚信之家、百家讲坛以及艺术、体育、科技、手工制作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有的是必修课、有的是选修课、有的是活动课,学校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开展。

  在大量研究了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后,我把家庭教育也列入了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家校共育、亲子共读”的倡议,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成长的N项修炼

  中国教师报: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执行结果。在您看来,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团队才是好团队?

  姜晓东: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的成长导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展示品德、传播真理,这是我的教师观。为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实施了捆绑考核,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成绩不再按照单一的学科进行考核,而是看一个年级同一学科所有教师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整体效果,或者看以班主任为首的所有教师学科总成绩的升降比率。这样做,大家就成了一个共同体。

  我们还组织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科组创建团队,构建团队文化。包括团队名称、队徽、口号、队歌、团队公约、工作标准等。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使学校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备课组内的教师不再是相互竞争的对手,而是团结协作的教育集体。研究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团队精神形成了,教师的集体智慧得到了充分发挥。

  中国教师报:一个不学习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人;一个不学习的团队,是没有希望的团队。在工作中,您要求您的团队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水准?

  姜晓东:学习力,是我们团队的第一品质。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必须要从工作能力、行为习惯、基本素质和个人心态4个方面对他们提出明确的成长目标和任务要求。

  能力方面,要求教师做“五好”教师,即说得好、想得好、讲得好、做得好、写得好。“说得好”要求教师在不同场合要敢说敢讲,思路清晰,表达清楚;“想得好”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讲得好”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做得好”要求教师以身示范,为人师表;“写得好”要求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文字。

  行为方面,提出优秀教师12个标志性行为细节:常常面带笑容,穿漂亮合体的衣服,跟学生一起游戏,吃饭时不剩一粒米,主动捡起地上的一张纸屑,主动跟学生击掌、拥抱、握手,蹲下来跟学生交流,教育时为学生搬把椅子,公开场合多竖大拇指,主动学习和思考,主动跟学生和家长问好,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个字、说好每一句话。

  基本素质方面,提出优秀教师的11项修炼: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清脆入耳;修炼自己的眼神,让它清澈如水;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丰富多彩;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能力,让它卓越超群;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博大精深;修炼自己的修养,让它意境高远;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与众不同;修炼自己的思想,让它积极健康;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博爱向善。

  个人心态方面,希望教师每天做到“8个静”:静下心来备课,静下心来批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学生对话,静下心来读读书,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静下心来在校园里散散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杯热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成长教育”最关注学生什么
新视野
本刊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