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 4下一版
2014年5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民主办学中崛起
——湖南省华容县宋市中学综合改革纪实
□ 本报记者 李让恒

  一所仅有12个教学班、近500名学生的农村乡镇初中,规模虽小,却名满三湘,成为湖南省教育厅表彰并挂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校,连续5年,全县先后有1600余名教师到这所中学现场学习,是当地名符其实的“黄埔军校”。

  但在几年之前,这个“名”,是臭名。到2007年为止,学校负债达320余万元。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在全县教学质量抽测和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中,均名列末位。特别是学生流失严重,巩固率还不到80%。岳阳市教育局对该校实行了通报批评。

  学校还是这所学校,教师也还是这些教师,但几年间为何会有如此蝶变?近日,记者前往湖南省华容县宋市中学进行实地调查。

  突破——从学习别人开始

  2007年初,舒利调任宋市中学校长,面对当时学校的衰败景象,他感到压力特别大。如何将压力变为自己和教师的动力,他总结自己任校长10年的经验,觉得关键还是要抓好教学,只有教学搞上去了,才有话语权。他不顾学校行政工作的繁重,接任了九年级物理教学,想以此为突破,克服教师的厌教情绪。但一年过去了,除自己的教学班有明显起色外,从学校整体看,成效不大。

  如何破解学校困局?2007年寒假,舒利一直在冥思苦想,连春节期间,也是在阅读各种教育报刊中度过的。终于,他看到了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他认定了,这就是根治宋市中学沉疴的最好药方。

  如何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纸上谈兵解决不了问题,但去现场学习,开销至少也是五位数,对一个有巨额负债的农村中学来说,确实不敢奢望。

  此时,岳阳市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段德斌向舒利推荐了采桑湖中学。这所农村初中是市里课改实验学校,正在掀起学习杜郎口经验的高潮,课改已有一些成熟的门道。他们的很多做法,值得宋市中学和其他一些学校学习和借鉴。

  舒利采纳了段德斌的建议。2008年春季一开学,学校第一次全体教师会就是讨论如何学习杜郎口中学,学习采桑湖中学。舒利深知,学人家的经验,搞自己的改革,急不得,躁不得。他提议,去采桑湖中学现场学习,谁去学不强求,采取自愿报名的方法,结果有22名教师报名。

  两天时间,这些先行者随堂听课,下课了就分头找教师、学生交流,晚上还仔细研讨采桑湖中学的课改方案。回校后,他们的满腔热情感染了没去采桑湖中学的教师,而且这时学生也要求改革课堂,这种倒逼,让更多教师主动向学校提出要去采桑湖中学学习。学校顺势而为,开学第三周便组织全体教师都去学习。

  “一学就灵,一改就活”。有近30年教龄的董清胜,是首批去采桑湖中学学习的老教师,回校后的课改实践,让他发出了如此感慨。董清胜执教八年级(4)班语文。他说,杜郎口经验、采桑湖经验给他的最大启示是,课改不管怎么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让学生想学,一个是教学生会学。所以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在他的课上,全班48人分6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围席而学。每组8人,有一个主持人(以后轮流担任),有一块黑板,大家阅读课文后,围绕学习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大家分工负责,轮到自己讲的时候,有的人边讲边在黑板上板书。围绕几个要探究的问题,每组一两个代表进行展示,并互相追问,随后教师扼要点评并梳理知识要点,教学任务很轻松就完成了。这样,教师、学生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发挥,一些平时上课教师讲两三次还不明白的知识点,如今经过学生自己讨论,很快便被记住了。学生刘子璇说:“这样学,我们学生人人都像小老师,不动脑筋,不自己想办法就学不到东西,在展示中甚至还会出洋相。”

  (下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启动
在民主办学中崛起
发现儿童
图片新闻
政策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