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从“心”出发
——“局长流动课堂”走进西工活动述评
□ 本报记者 郑骊君 韩世文

  一所需要反复咀嚼方能读懂的学校,一群内心宁静却又富有激情的教育人,一个从“心”出发,进而构建自己的心文化、心教育、心生态的区域……中国教师报曾用16个版报道西下池小学和西工区的教育实践经验。“局长流动课堂”第一期,率先走进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通过解读一个普通区域不普通的教育改革实践,帮助广大教育人重新“认识儿童”。

  上课铃响了,学生自觉进入教师开始上课,但在一楼书架旁的电脑桌前,有一个小男孩独自坐着,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还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若有人想翻看学生作业本或与专心玩耍的孩子说话,孩子会“没礼貌”地告诉对方:不要动,请走开!

  教师办公室里,学生往来自由,他们一进办公室就扑到老师怀里大声地说:“老师,我爱你。”而教师则将孩子搂紧,轻声地回应他,“我也爱你”。

  大课间时间,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自由自在地挥动胳膊、扭动身体,并不像别的学校那样整齐划一,甚至有点像“群魔乱舞”。

  做操完毕,所有学生盘腿坐在地上,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轻声的引导,开始在“冥想”中放松身心。

  ……

  当这些看似“反常”的行为出现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的时候,很多走进学校的教育人,都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这里的学生能如此“随便”,如此“不守规矩”,为什么这里的教师对学生的“反常”表现“视而不见”,甚至“刻意迎合”?

  因为他们做的是“心教育”!

  在以西下池小学为代表的西工区,那些基于儿童认知和成长规律构建的课堂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甚至创设的区域整体的教育生态,都彰显着“儿童”的立场。如果读不懂这种文化,便是没有真正的“认识儿童”。

  伴随着5月8日中国教育样本区域联席会暨局长流动课堂第一期在西工区的如期举行,全国13个样本区域的200余位局长、校长、教师走进西工,通过“局长流动课堂”,深入了解西工区“心文化、心教育、心生态”的美与魅,思考区域推进教育改革的法与理。

  课改,从“认识儿童”开始

  注重“实物配对”的小学课堂教学,基于儿童兴趣的全课程开发,是西工区课改的典型特色。这个位于洛阳市城乡接合部的区域,所辖学校全部都是小学,学生多数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如何根据本区域实际开展好小学教育,成为西工教育人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们从儿童出发,锁定课堂和课程,在不断深入认识儿童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最后到教学合一”的目标追求。

  在活动首日,记者与部分教育管理者随意走进了一间教室,白马小学教师郑玉霞正带领学生学习《比例尺》。

  “同学们,比例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大家想一想,你的日常生活中哪里会用到比例尺呢?”

  “我手中拿的是一张世界地图,大家看一下,它的比例尺在哪里,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哪位同学给大家举例说明一下比例尺如何具体换算?”

  ……

  整堂课,郑玉霞手里的世界地图,一会儿由学生拿着,展示给全班学生,一会儿在各个小组间流动,供学生观察测量,有的学生还在自己带来的地球仪、地图上描来画去,课堂氛围积极而热烈。

  这种“用实物形成认知”的课堂教学方式,西工教育人称之为“概念为本,实物配对”。“以往教学中常用的是‘用概念解释概念’,表面看是教学方式的问题,实质体现了教师对儿童的科学认知问题。”一位与会者感慨道。

  如今,西工区的小学课堂,除了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外,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为本,实物配对”的教学方式中实现儿童兴趣的激发、探究能力的提升。

  不仅课堂教学改革,西工区全课程开发也让与会者惊叹。

  6-9岁,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有关生活的常识和艺术的品质,开始把注意力从自我的建构拉向外面的世界。于是,在外国语小学、第四实验小学等,他们将经典名画请进教室,引领学生进入多姿多彩的文化殿堂,品味高雅的艺术精品。

  9-12岁,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他们的认知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而是能扩展到整个宇宙。这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选择。于是,在西工区的很多学校,记者看到了种类繁多的课程:唐宫西路小学依托车马坑博物馆开发的周文化研究课程、实验小学成立的洛阳地域文化小导游社、凯旋路小学开创的“两会两节”(课博会、学博会,毕业节、凯旋节)、西下池小学“景观+解读”的校本课程……

  儿童的成长有其阶段性规律,不同阶段做不同教育。所以,西工区各个学校在系统课程开发之外,还在小课程开发方面不断努力。自然学科的天气、夜空、人体、昆虫、有壳生物、哺乳动物;音乐学科的乐器、芭蕾、欣赏;科学课的力学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甚至一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作为小课程,渐渐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有一个宽泛的知识基础,学生才能更快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将来在哪一个领域内进行深度探索。他们的理想才会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产生。”从深谙教育心理学的西工区教体局党组书记、西下池小学校长李艳丽的话语中,我们似乎明白了,西工的课堂和课程为何充满了“儿童味儿”。

  阅读,让师生心灵“成长”

  一位教师,一个学期至少要读3本书,涉及教育心理学、认知儿童和专业类。很多教师刚开始只是把读书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如今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有的教师一学期能读20多本书。

  一个学生,虽然学校没有强制性的阅读规定,但在“抬眼即见书”的校园文化熏陶下,一些学生已经离不开阅读。一个学生悄悄告诉记者,她上学期读了50本书。

  阅读,对于一个人、一个区域、一个群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3年6月,中国教师报重磅推出西工区“心文化、心教育、新生态”的教育实践,解读其从“认识儿童”出发,重新定义小学教育的改革探索,不仅为学校管理者重新认识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其他区域主政者思考教育改革中外在和内在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方法与路径。

  而他们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阅读。

  李红梅,西工区教研室英语教研员。示范课上,她带领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在此次“局长流动课堂”的“问计师生”环节,她积极为参会区域领导、教师答疑解惑;当她成为学员之一,进入教师体验式学习后,她又毛遂自荐,参与组织与引领。当记者与她交流时,她说:“我本是一位普通的英语教师,是阅读让我变得自信,让我在读懂儿童的过程中也读懂了自己。”

  “教师通过阅读提升精神海拔,读懂自己、读懂人生,读懂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与认知发展规律;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爱、自由与规则在建构个体化自我,形成独立精神世界中的意义和价值。”西工区教体局局长冯建文说,用行政推动的手段推动阅读,刚开始教师们有抵触情绪,但几年坚持下来,证明了阅读不仅对于师生个人的心灵“成长”大有裨益,对于教师、学生甚至社会理解教育改革,更是起到了凝神聚魂的作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西工师生身上散发着一种知性的自信,无论是在课堂上、在活动中,还是在会场上、在座谈中,这种知性的自信都让人心生敬意。”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刘友谊如是说。

  顶层设计,选择适合自己的

  俗话说,鸡蛋从外部打破,最多成为一盘美味佳肴,而从内部打破,则会成就一个新生命。

  区域教育改革也是如此。

  在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今天,为何改、改什么已不是问题,如何改、如何改得更好才是区域教育主政者思考最多的问题。然而,囿于思想认识和方法路径的局限,一些区域教育改革呈现出的更多的是点上的修修补补、技术上的移植嫁接,以及方法上的生搬硬套,因而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文化的“魂”,使教育改革的外在秩序与内在秩序更好地结合?冯建文认为,区域教育改革需要整体规划,成功的规划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适合”,二是“选择”。两个词合在一起,意思是选择适合自己的。

  适合西工区的改革路径,自然就是适合西工师生的发展策略。

  “西工区区域文化建设遵循的是‘盖房子’理论。”西工区教育发展顾问、河南省新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夏书芳进一步解读说,西工区遵循逆向思维原则,心中先有“大厦”,即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整体架构,再为支撑区域文化大厦搭5根“支柱”,即环境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与学生文化;最后,为保证每根柱子安稳如山,在每根柱子下面放5块“基石”,即理念、做法、案例、故事、成果。“只有每根柱子都坚固,每块基石都稳定,才能保证大厦岿然耸立。”夏书芳说道。

  “西工区在‘心文化’的指引下,以‘心教育’为抓手构建的区域‘心生态’,正是我们理想中基于生命的、关注生命的、促进生命成长与完善的和谐教育生态,这种教育生态能使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体验到生命价值、生活幸福与生存意义。”黑龙江省尚志市教育局局长张元君表示,这种和谐教育生态环境的营造,又会反过来“促进人的完整成长,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的腾飞”。

  或许,这才是真正基于儿童、以人为本的区域教育的顶层设计。

  “流动”,让实践更有价值

  此次会议,除了西工教育给参会代表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局长流动课堂”这种形式本身也让参会代表感觉耳目一新。

  “早就应该成立一个这样的平台,让志同道合的教育人紧紧联合在一起,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案例,一起交流、探讨,刺激一方教育主政者的神经,激发、唤醒他们对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应当承担的责任意识,当然,活动开展本身,也为他们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和蓝本。”

  诚如刘友谊所言,“局长流动课堂”从设计到实施,我们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为不同区域教育人分享改革经验、探讨改革策略提供的一个平台,让大家在“流动”中发现典型,在“流动”中寻找差距,在“流动”谋划发展。

  当陕西省户县东关小学校长王军峰望着西下池小学几百个孩子杂乱又自在的大课间展示时,他眼中闪闪发亮,“整整6段音乐,每个孩子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没有了整齐划一,却成就和遵循了孩子的个性和内心,太值得借鉴了。”他兴奋地说:“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局长、校长通过流动课堂,积极投身到教育实践,改变一方教育。”

  这是山西省襄垣县教研室主任杨元军第3次来到西工,来到西下池小学,他依然感慨不已:“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从‘心文化’到全课程的开发,在西工教育人心中,孩子的分量越来越重了。可惜时间太紧,我们期待有更多机会和各地教育人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韩经权全程参加完活动后,中肯地说道:“这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活动,我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能带走收获,留下问题。”

  ……

  “流动”,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流动”的是场地,不动的是对好教育的不断追求;“流动”的是经验,不动的是对好教育的无限热爱。我们期待,未来,更多区域、更多教育人参与到“局长流动课堂”活动中来,在“流动”中,找寻价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改革,从“心”出发
英国:推行“抽签式”学区分配
链接·“课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