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2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链接·“课堂”观察

  教学合一

  当多数学校和区域还没有从教中心转向学中心,或在学中心的生态重建中遇到新的瓶颈时,西下池小学或者说整个西工区已经走到了教学合一的实践和探索中,并且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

  一方面是因为她站在了整个人类教育智慧的制高点,揭示并践行了教育的本质,即真正做到了把“人学”作为教育的起点,而不是像许许多多的学校仅仅把“以人为本”挂在墙上。另一个方面,西下池小学所选择的改革或成长的路径,与众不同,她不是单纯地从教中心、师中心走向学中心、生中心,而是走向了教与学、师与生合一的轨道。(张志博)

  爱·自由·规则

  看似反常规的举动与现象,才是西下池小学最吸引人的地方——爱、自由、规则,让师生成为自己。

  关于爱,学生可以跟每位教师甚至是校长撒娇;关于自由,学生可以不上课、不写作业,甚至在课堂上吃东西;关于规则,玩秋千时,学生会自觉荡20下后停下来;关于成为自己,学生会自然、大方地反问或拒绝权威。

  这些都是西下池小学故意为之,这种以认同和陪伴,实现生命的自我觉察与完善;以规则与平等,帮助生命更好地社会化,通过构建生命的高价值感,让师生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教育,便是李艳丽倡导的“心教育”。

  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学成绩常常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李艳丽最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是羞于回答,而是“因为孩子们的成绩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是健康的、完整的,相比较于成绩,这些更重要。”(刘亚文)

  尊重儿童

  为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西工区的每一所学校都开设了各种社团;学生制定校规、班规,进行自主管理;公共区域的物品取放,学生间也有自己的约定……锁定教育的根本问题、呈现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很多学校都需要的。那些关于人、关于儿童的问题也需要重新解读。否则,当我们走进西工区的很多学校,看到与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学行为,就会产生困惑。

  “要彻底了解儿童,就要尊重儿童的想法”,西工区以让生命进行创造、滋养生命、创造生活为出发点,利用“心文化”构建教育的“心生态”,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快乐成长的自由王国。(郭萌)

  “流动”的价值

  “局长流动课堂”致力于搭建一个能说话、有话说、能参考、利实施的交流平台,“流动”的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我们选取一个区域,确定一个主题,无论是在课堂改革、课程开发,还是校园文化、师资建设,抑或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行动、有策略,你敢“亮剑”,我们就去“围观”。“局长流动课堂”不是简单地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也不是做完报告再考察。课程设计主题明确,通过层层剥笋似地论证、问答、讨论,最终形成一种内化的、有说服力的行动模式。经验不可照搬,但可以借鉴与分享;思想不能复制,但可以碰撞和交流。

  “局长流动课堂”活动中,无论是“问政教育”还是“问路榜样”,我们既是在梳理、总结、归纳一个区域的样本价值,也是在为一方教育提供行动策略。

  尤其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那些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师生共同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和尝试,值得更多人学习和借鉴。从发现到引领、从被动到主动,不仅是为了改变身份,更是为了唤醒人们对教育的信仰。(孙和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改革,从“心”出发
英国:推行“抽签式”学区分配
链接·“课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