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业季里的
“最后一课”
□ 狄 强

  时下,中小学毕业典礼在部分学校渐趋边缘化,一些学校把毕业典礼视为一种制度性负担,认为与教学无关,占用学习时间不划算。即便有些学校坚持为之,往往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殊不知,毕业典礼是学生告别母校的重要仪式,是学生学校生活中印象最深的经历,不仅要传承,还应创新,真正把毕业典礼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开发。

  挖掘毕业典礼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学校的内涵需要通过文化来表现,而毕业典礼作为“典礼文化”的组成部分,则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小学、中学,以至于大学,学生一路走来,很多学生没有参加过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毕业典礼。其实,毕业典礼仪式没有大小之别,重在营造一种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氛围,将毕业庆典当作一种“社会礼”、“责任礼”、“亲情秀”,将毕业典礼做出人文味,才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创新毕业典礼活动模式。传统的毕业典礼不外乎“领导发言——先进表彰——学生宣誓——拍照留念”的固化模式,起不到应有的教育功效。诚然,一些学校在创新毕业典礼模式上也做出了诸多尝试,做出了特色,值得学习与借鉴。吸纳各地的典型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应将毕业典礼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开发,以学生为本,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师生在愉快与感动中分享往昔,祝福未来。

  比如,以感恩为主线,让感恩“唱主角”。毕业典礼承载深厚的情感教育意义,其中感恩氛围的创设,感恩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精神和灵魂的一种无声的感染与震撼。

  多成分组合,形成“典礼群”。毕业典礼要办成全校师生、毕业生家长、往届校友等的大聚会,让毕业班同学感受到被母校的重视,强化“最后一课”的情感记忆。

  像朋友般走近学生。学校领导不打官腔,放下官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与台下的“校友们”一起畅谈未来,真正走进他们的话语系统,下台来与他们握手话别,生成学生被尊重的情感体验。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灌输式毕业典礼之所以不被学生所接受,一个原因在于,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者,他们找不到自身的地位。而现在的学生渴望被认可,毕业典礼则是一个他们向老师和家长展示的窗口。

  将典礼“下放”到班级进行。现在的学生在一些大的场合往往感觉隔膜,无法融入,而在熟悉的班级集体里,学生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

  总之,毕业典礼作为典型的仪式教育,可以开发出许多有意义的内容。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小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回到本源性问题上去
让教育在仪式里发生意义
仪式:穿越生命的旅程
毕业季里的
“最后一课”
教师,请扔掉“拐棍”
仪式教育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