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教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2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云里到天堂:和孩子一路同行
□ 刘发建

  由回乡被贬到龙溪改行

  1989年师范毕业,我顺理成章地回到家乡湖南省炎陵县。自从考上师范的那天起,对于今后的工作,我就没有多想。8月底到教育局拿到分配单后,才知道被分配到了云里小学。

  云里小学,听着多舒服的名字。去了之后,才知道,那是一所离家60多公里远的村小。我的同学,有的保送上湖南师大,进了省城;有的分配到县城,差一点也分配到了中学。我怎么连中心小学都进不了呢?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呀。那时候,心里有点憋屈。一到晚上,整个村子黑咕隆咚,整个学校一片死寂,特别孤独。怎么办呢?我就拿起毛笔练习书法。整夜整夜地练字,作品挂满了我的卧室。随后,又挂满了教室。有一次我心血来潮,要现场在黑板上用毛笔蘸水向孩子们展示我的书法功力,哪里知道提笔在纸上写字和在黑板上写字完全是两回事。当我写完“大”字的一捺时,下面有胆大的孩子悄悄说:“好像一只脚耶!”全班哄堂大笑。

  那时候上课没有现在的电脑、课件,甚至连图画都没有。于是,我就拿起笔自己画。记得上《望庐山瀑布》一课,有领导来听课,一看我的教学挂图是亲手绘制的,就表扬我做得好。其实,画得很烂。但我很认真,很用心。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依然愿意分配到云里小学。那是我教育人生的最初3年,也是我一生中最纯粹的3年。20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每年总会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毕业生,会自愿申请到偏远的乡村去支教。到偏远的乡村去,那里没有竞争,没有嘲笑,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大地般最朴素的温情。

  3年后,因父亲去世,为了照顾母亲,我请求调回离家近一点的学校。有一个学校缺少体育老师,于是我以体育教师的编制进了龙溪乡中心校。

  在龙溪乡中心校的3年是我教育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几乎每天都在虚度光阴。人的一生,难免会有灰暗的时期。当年我心里真感到憋屈,觉得领导没眼光,不赏识我。可是现在回头来看,那时的我真是傻。为什么不能继续练字?那么空闲的时间,为什么不趁机多读几本书呢?看看我身边的那些优秀教师,郭初阳,干国祥,窦桂梅,张学青,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的才俊?他们不都是比我多读了很多的书吗?

  用阅读来抵挡孤独,用阅读来驱散灰暗,用阅读来提升自我。年轻的时候,怎么就想不到呢?如今虽然能尽一切机会阅读,但是曾经的贫乏,对自我的教育人生造成了无法填补的断层。

  从绍兴福地到杭州天堂

  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湖南炎陵调入浙江绍兴。

  记得我来绍兴后的第一天,校长问我有什么要求。我提了两点:一要教语文;二要有辣椒吃。

  校长听了,问我能否先教一年数学。

  我说不行。

  校长看我如此顽固,嘟囔了一句:“语文数学都差不多,难不成你是语文天才?”没办法,只好把已经安排好的课程,全部重新安排。事实证明,我的顽固是有道理的。如果当年让我教数学一年,我很有可能教得一塌糊涂。

  绍兴是我的福地。在这里,我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周一贯先生。周先生认定“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这个理儿,对我影响甚大。在绍兴17年,我一直教语文。2000年1月,从教10年之际,我的第一篇语文教学论文刊发。2009年2月,在我从教20年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语文教学专著《亲近鲁迅——落地麦儿童语文课堂》。著名学者钱理群老师给我写了万余字的序言,钱老师“智慧在民间,智慧在实践”的话给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在绍兴——鲁迅的故乡,我这个异乡的谋食客在坐了20年的“冷板凳”后,我的生命终于和鲁迅的生命相遇了。当时,我没有想那么多,凭我的直觉,我就觉得鲁迅教学出了问题。鲁迅成为语文教育的“鸡肋”,不是鲁迅的问题,而是我们语文教育的问题——缺乏儿童的视角。

  儿童视角哪里来?不会从教参里来,不会从学者的口里来,也不会从上级文件里来。儿童的视角,一定是从我们的课堂里来,从我们俯下身子和孩子一起思考的那一刻开始。

  正是因为我的语文课堂坚守了“儿童立场”,自2005年至今,我先后有六个课堂实录在《人民教育》刊发。我没有特级教师的名头,也没有优秀教师的光环。我拥有的是“儿童教育的情怀”。

  名头看起来很重要。但心里装着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2011年,我举家来到杭州。人到中年,举家迁移,很不容易。我当初选择杭州,是因为看重安吉路实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有足够的条件让我把多年来研究的“汉字文化启蒙课程”“名家经典阅读课程”和“经典引路:跟着名家学写作的写作课程”初步建立起来。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再是一堂课一堂课的开发,而在于能否在语文课程开发上有所作为。

  今年3月份,整整一个月,我带的班没有学习语文课本。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在干什么呢?我们以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高尔基的《童年》和曹文轩的《草房子》三本名著做教材,开展“童年阅读月”。三本名著分别代表了:美国的童年,俄罗斯的童年和中国的童年。美国童年的自由冒险,俄罗斯童年的苦难坚强,中国童年的淳朴含蓄,在这样的对比阅读中,极大地拓展了孩子们的思维和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而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鲁迅阅读周”、“老舍阅读周”、“莫言阅读周”等8个名家阅读周。每个学期,我基本能够做到有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开展名家阅读周活动。

  这样的教学改革,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万一考砸了怎么办?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是不需要担心考试的。

  杭州俗称人间天堂。我很喜欢“人间天堂”的说法,人间可以是天堂,天堂也可以降临人间。人间,天堂,并非人生的两极。

  从云里到天堂,看似很近,我走了26年。我觉得和孩子们一路同行,很值得,很有意义。天下还有什么职业,比和孩子们生活一辈子更幸福的呢。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从云里到天堂:和孩子一路同行
积攒七色花瓣
坚守住心中的那份美好
回音 寻找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