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网评天下 上一版3
2014年7月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些知识,会用就好
□ 茅卫东

  在一个教育QQ群中,看到一位“小学作文教学专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常说,你们要认真观察,留心观察,善于观察。如果学生反问一句:老师,什么是观察?什么是留心观察?什么是善于观察?作为老师的你,作为老师的我,会怎么回答呢?”

  我不是语文老师,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不过,我相信语文老师中能够回答这种问题的人也是凤毛麟角。果然,这位专家接着说:“我从北方到南方,在中国地图上绕了个‘C’,调查了几千名学生和老师,几乎很少有人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中国小学作文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

  随后,这位专家得出结论:“所以谈语文的研究、作文的研究,不应该是泛泛地谈,而应抓住‘核心问题’去求解,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以问题求解为研究的切入和归宿。”

  我赞成“以问题求解为研究的切入和归宿”,却不能认同回答不了“什么是观察”、“什么是善于观察”,这是“中国小学作文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个人以为,这位专家提出的是一个伪命题。

  先看一则本人撰写的小案例。

  

  把盐化在汤里

  有一天等地铁,身边一对父子正在开心地聊着天,听话语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也是外地人,孩子刚上一年级或者二年级,是第一次坐地铁。

  父亲蹲在孩子身边,对孩子说:“我们现在是在积水潭站,你看,左右两边是洞口,现在你只能看,不能问,然后告诉爸爸一会儿车会从哪个洞口过来。”

  孩子想了想,用手一指:“那边!”

  父亲继续微笑着问:“为什么是那边?”

  孩子开心地笑了起来:“我猜的!”

  父亲指了指对面,对孩子说:“你仔细看看,这上面有提示的。”

  孩子看着墙面,不解地问:“上面只有广告啊?”

  父亲依然微笑着:“除了广告,没有其他的了?”

  孩子继续看着墙面。“我知道了!”孩子突然惊喜地叫了起来:“广告的上面有地名,还有箭头,箭头应该表示车往哪个方向开。我刚才蒙对了,哈哈!”

  父亲把食指放在嘴上,做“嘘”状,示意孩子轻声一点,然后拍拍孩子的后脑勺,露出赞许的神态。

  我以为他会换个话题了,没想到,这位父亲继续问孩子:“你应该还能找到别的证据证明你的判断,试一试?”

  孩子马上又上下左右地仔细打量了一番,很快,发现了一侧洞口亮着的红灯。

  ……

  

  对孩子来说,观察、用心、仔细、认真、礼貌、耐心等词汇都过于抽象,不好理解。就像一粒一粒的盐,直接放进嘴里,只会觉得太咸,甚至咸得有点苦。只有把盐化入汤中,才会觉得味美,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吸收而不是马上就吐出来。那位父亲就是一位善于把盐化入汤中的高手!他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是观察”、“什么是善于观察”,可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不就在认真观察、细心判断和精心推理了吗?他也没有对孩子讲“什么是文明礼貌”,可那一个手势就是很好的礼貌教育。我相信这样的引导比让孩子去背概念、抄守则强出十倍百倍。动辄让学生背概念,表面上看似乎很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实反映了成年人的无知和懒惰。

  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不是说实践工作不需要研究,但这种实践研究显然和理论研究不同。后者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由概念、判断加上合理的逻辑推理组成的理论体系,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一个小学生整天不是扰乱课堂、打伤同学就是损坏物品,教师应该向家长了解情况,和学生交谈,还可以去学习一下有关“多动症”的知识,但没有必要先去自己界定一下什么是“打伤”、什么是“损坏”,更没必要自己创建出一个“学生多动症”的新概念。

  学生当然得遵守校纪校规,但让学生整天背诵“什么是纪律”、“遵守纪律的必要性”真的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吗?未必!如果是低年级孩子,完全可以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并遵守规则。当然,必要时,惩罚还是需要的。

  许多教师可能受教条主义毒害太深,以至于被某些错误理念和方法控制而无力自拔,时间久了,居然就以为书就得这么教,课就得这么上。比如,不论什么学科,老师上来总是先告诉学生本学科的重要性,然后引出认真学习本学科的必要性,再然后语文老师就会让学生去背一堆的名词解释,还必须背得和词条解释一模一样,不然就算错;心理健康课老师首先让学生背“什么是心理健康”,哲学课老师正式讲课的第一句总是“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意思是……”好像不这么教就显得自己不够专业。

  其实,真没必要非得如此,许多知识,孩子懂了会用就好,何必非要一五一十背概念?不查词典,我们哪个背得出“苹果”这个概念?可这有啥,我们照样会吃苹果、会买苹果,会知道自己喜欢的口味;我们天天吃饭睡觉,又有谁能背得出“米饭”、“包子”和“睡觉”的概念?那为什么一到课堂上,我们就非要让学生去背“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哲学”,甚至小学生写个作文,师生还得说得出“什么叫观察”“什么叫善于观察”……有些知识,会用就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有些知识,会用就好
学校文化现象观
学校一味追求“办大办强”令人忧
一样的暑假 不一样的成长
征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