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改进行到一定阶段,还需要固定的模式吗?

  16.高效课堂能不能适用于任何一所学校?

  答:首先,高效课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的变化,而是由“教中心”变为“学中心”的教学价值观念的革命。选择高效课堂不仅意味着选择新的教学方式,更是选择一种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即选择“学中心”还是“教中心”。从这个角度上说,不存在适用与不适用的问题,而是选择不选择的问题。

  其次,高效课堂提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除了培养适应环境的人,更要完成人的自主发展与成长。从这层意义上说,高效课堂不是能不能适合学校的问题,而是一所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是培养听话的工具,还是勇于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这应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再其次,高效课堂更加注重人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应试的结果。这就要求学校转变教育功能,教师转变教育角色,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所以,高效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幸福方式,更是教师成长的幸福之路,是解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根本出路。

  

  17.所谓“教无定法”,在一定的模式下,教师如何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

  答:这句话没错,但属于断章取义,不完整,这句话的应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有法”到“无法”再到“有法”,是符合了教师的学习、认识和成长规律的,这就像练武术、习书法一样,离开教学的“法度”而放大“无定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违反常识的。即便是教师已经“破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艺术,但这个艺术仍然要求有“法度”,就像张旭草书,他仍然有基本的“常识”和“元素”。我们鼓励教师要敢于创新,但必须是基于新课改的基本框架,新课改理念是必须守住的寸土不让的阵地。

  

  18.课改进行到一定阶段,还需要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吗?

  答:教学模式就像手杖。年轻教师有了这样的手杖,从不会教学到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教学;老教师有了这样的手杖,课堂教学会日臻精彩完美。

  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往往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普遍适用和最好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可操作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具体的教学行为框架,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要素,它影响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的组合方式。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涉及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有所区别的。

  

  19.为何有的学校不再使用导学案?

  答:目前,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等一批学校,正在逐渐淘汰纸质的导学案,这引起了一些刚刚接触高效课堂的学校的困惑:作为高效课堂四大技术支撑之一的导学案,到底还需不需要?他们为何不再使用导学案?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正在向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探索前行。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其要点是强化对教学的教育意义的关注。如果第一代、第二代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围绕教学的“效率”做文章,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则更强调发掘教学的教育意义,让教学回归手段地位,让教育回归目的本位。

  多年来,一些学校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偏差,教学成了教育的目的,这让我们的教育方向也出现了偏差。当我们让教学目的回归于教育时,就会发现,一切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都会整体或部分地违背教学的教育意义。如何彻底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是关系到教学的教育意义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掘的关键。

  导学案是出自教师之手的。无论教师如何了解学情,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全体或者部分学生的“限制”。因此,杜郎口中学率先打破了这个限制,不再使用由教师主导编制的纸质导学案。但是,导学案的功能作用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导学案的编写“前置”了,编写主体由教师变成了学生,承载方式也不再是统一的纸质型,而是以学生自我方便的方式存在。这种隐性的、开放的导学案,能够给予每个学习主体更大的自由空间,其限制性也将大大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高效课堂的建设和发展是有渐进性规律的,不可“急功近利”。刚刚进入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就像一个刚学武术的人一样,还是要从基本功开始——“五步三查”是基本套路,“四大技术”是基本工具。等到了一定境界,就可以抛开这些,进入高效课堂理念指导下的“自由王国”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课改进行到一定阶段,还需要固定的模式吗?
新课改需要怎样的
新文化?
课改中,如何处理好高效课堂中的几对关系?
高效课堂学习测试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