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9月2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评价链条三阶段
□ 王红顺

  教师评价维度

  1. 初期评价的侧重点。

  教师角色转换的真实状态。

  集体备课的参与和贡献程度。

  导学案编制、流程操作理论、实践考评。

  所在班级小组文化建设、课堂常规、习惯培训达标层级。

  班级小组、学生评价链条的构建与实施效度。

  2. 中期评价的侧重点。

  导学案创新:分层导学案、思维导学案、电子导学案、导学卡的研发。

  小组建设创新:依据内容、学情合理选择运用同质分组、异质分组、二次分组、流动分组等新的分组形式。

  课型创新:从仅掌握单一的新授课课型向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拓展。

  教室功能创新:把教室打造成功能齐全,利于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学科实验室、学科功能室;让教室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成为他们学会交往与生活的地方;教室不仅是一个物质性的空间,同时是多元的教育场、多彩的生活场、多姿的生命场、多味的信息场、“多力”的社会场、“多效”的生态文化场。

  3. 后期评价的侧重点。

  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关注高效课堂环节的教育意义,从学科走向课程,从教学走向教育。

  放大自学,建立并在实践层面指导学生学习,引发学习的第二次革命。

  教师评价原则

  1. 以学评教原则。

  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倒推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最有权评价教师的是学生,应加大学生对教师评价所占的权重。

  2. 捆绑制原则。

  抽查教师工作情况时,该教师的积分影响教研组全体教师积分。

  若一个教师违反相关规定被扣分,则该教师所在学科组教师均按同等数量扣分。

  考评时先考评集体工作的名次,再考评教师个人名次。

  3. 层级纠错原则。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

  若问题自己发现、自己改正,则不扣积分。

  若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督查组发现,则扣分翻倍。

  4. 动态性原则。

  考核指标不能面面俱到,还要根据实施高效课堂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其“最近发展区”确定几项重点指标,同时加大管理者倡导的、教师经过努力方能达到的指标所占的权重,体现方案的导向性。

  如果是教师都能达到的指标,下次可以舍去,大部分教师能达到的指标,下次可以降低权重。

  如果没设的指标或者权重过低的指标被教师“忽视”了、“淡化”了,下次就可以增加或者加大权重。

  5. 多元累计加权平均考评原则。

  变单主体、单效度、低效能的粗放性、封闭性管理为多主体、多效度、高效能的集约性、开放性管理,为教师业绩考核实行“阳光操作”搭建平台。

  考评数据采集渠道有:督查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科室负责人、学生自管会、教师自管会等,采取加权取平均的方法统计考评结果。

  6. 过程性原则。

  既要考核所教学生的成绩,又要考核为取得好成绩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及学生所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既要考核所教学生的绝对成绩,又要考核所教学生的相对成绩,也就是要重视所教学生成绩的进步幅度。

  既要考核所教学生的显性成绩、近期发展,又要考核所教学生的隐性进步、长远发展。

  7. 全面性原则。

  综合考虑目标设置及考核结果处理的全面性。

  既设单项奖,又设综合奖;既设名次奖,又设进步奖。

  8. 实用性原则。

  考核方案中看、实用、便于操作。

  学生评价维度

  1. 初期评价侧重点。

  小组理念、制度、环境、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角色转变、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团队凝聚力。

  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点评等高效课堂流程的熟练程度。

  板书速度、美观度。

  课堂规则、学习常规养成程度。

  导学案使用、整理、保存情况。

  纠错本、双色笔、文件夹等学具使用情况。

  2. 中期评价的侧重点。

  课堂展示从读答案、背答案到用自己的话说答案、艺术地呈现答案。

  点评从对外在形式、内容的点评,到归纳、质疑、补充、联想、创新等全方面点评。

  从解决教师预设问题,到自己、小组提出、发现有价值问题。

  从依据教师提供方法指导解决问题,到自己探究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从偏重传承知识过渡到传承与创新知识并重。

  从单纯的“课堂消费者”走向“课堂贡献者”。

  3. 后期评价的侧重点。

  从课堂自学走向真正的自主学习,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方法自己选择、学习时间自己安排、学习效果自己测评。

  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建构、明确各学科学习流程。

  发现学科魅力,找到精神支柱,实现学习动力转型。

  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有自己或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成果。

  4. 学生评价误区。

  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

  重教师评价,轻自我评价。

  重知识层面的评价,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人格、品格修炼等人文素养层面的评价。

  重浅层次的外部激励评价,轻学习内驱力引发评价。

  重团队(小组)评价,轻小组内的个人相互评价。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封丘县实新学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评价链条三阶段
新评价是什么
评价重心转移
“无师”为了“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