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级教师谈教学·曹书德
课型由学生选择

  我曾参与围绕韦庄词《菩萨蛮(其二)》的“同题异构”活动。3位授课教师事前没有任何交流,但呈现的课堂教学形式却有巨大差异,属于名副其实的“异构”。

  其一为“教师侃侃而论,学生津津乐听”,可以简称为“耳听”型。这是一位口才极佳的教师,他从乡土的地域层面讲到乡愁的文化含义,从韦庄的高祖韦应物的才学地位讲到韦庄59岁中进士后的作为,从中原风俗讲到江南美景,从江南的自然风景讲到人文精神……讲解之中,时而幽默,时而深情,时而喟叹。学生被他的博学深深吸引,整节课沉浸在听讲之中,未有丝毫疲乏。

  其二为“教师巧设疑问,学生缘问寻答”,可以简称为“口答”型。这位教师在简单的开场白后便依次提出了3个问题:韦庄的家乡在哪里?《菩萨蛮》描绘的江南美在何处?按常情,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乡而愁绪满怀,但这首词却说“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师生互动,探讨了这3个问题。最后的时间,教师要求学生诵读并默写全词。

  其三为“教师提供素材,学生自读共研”,可以简称为“躬行”型。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读词作,然后分发了3组同类的词作给学生,让学生对比阅读,提出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并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最后将未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全班讨论。学生对比阅读后提出的问题尽管非常零碎,但都是围绕韦庄赞美江南的本意而展开,既研读了教材文本,又作了拓展研究。

  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探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良策。但问题是,教师设计的提问都值得学生花时间探讨吗?有的是否容易得不用思考,有的是否艰难得无法下手?再说,一个班里学生差异极大,用相同的提问解决所有学生的疑问,能做到吗?优生的回答满足了教师寻求答案的需要,但可能掩盖其他学生一知半解的情况。

  学生自读自研的“躬行”型学习方式的确是形成能力的最佳途径,而且便于教师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学习指导。然而,为什么鲜有教师大胆实行呢?可能是因为这需要学生养成思考、质疑的习惯,教师也会有完不成预设教学任务的风险。

  以上教学方式当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也有交叉与融合。许多时候,我们很难给某一节课贴上什么课型的标签,因为它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综合运用了各种教学方式。不过,这几种课型倒是有一个共同点:教师决定课型。试问,有没有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课型呢?

  让我们来看一名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他的课堂教学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提供3种学习方式——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辅导下的学习——供学生选择,自由报名,结果有6名学生选择自学,3名学生选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选择小组合作。然后,为3种学习方式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了解每一类学生的需求,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服务与帮助。最后,每篇课文学完后都进行学习效果检测,要求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调整学习方式。

  从这一尝试来看,单纯讨论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劣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课堂只有实现了由教师主宰向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方式变革。换一种说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尽相同,教师要做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十一学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留白:让语文韵味无穷
语文教学众家谈
课型由学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