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师工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需要更强有力的“差别化”政策思路
□ 李廷洲

  在快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农村教育政策的导向并非实现农村教育的中兴或繁荣,而是需要在农村教育逐步缩小规模的动态过程中保证其公平、有质量的发展。这不是以“均衡”或“倾斜”为主导思想的教育政策能够完成的使命。目前需要的是一种更强有力的“差别化”政策思路,即依据农村和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需求,构建差别化的师资配备策略、职业发展路径、工资待遇标准、社会保障政策。唯其如此,才能挽回农村教师队伍的颓势,保证农村教育公平、有质量地发展。

  当前,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已达52.57%,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目标控制,在2020年以前,城镇化率将继续保持每年约1%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学龄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常住人口约15个百分点,而且增速更高于后者。这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学龄人口将持续流失,农村空壳化的现象将越来越突出,社会结构将继续发生历史性剧变。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师范教育体系改革,许多农村教师不再来自当地,且越来越多地居住在城镇,上下班往返于城乡之间,甚至长期与家人分居,被动留在农村任教,缺乏对农村文化、农村学生的认同,具有强烈地向城镇流动的倾向。

  第二,农村教师经济收入与外出打工的农民相比捉襟见肘,经济地位较低。农村学生家长多数在外务工,且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教师的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加之农村教师在生活技能、社会资本等方面较之农民没有优势,使得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中,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资本低弱,农村教师同样处于弱势地位。

  第三,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工作繁重。农村学校规模普遍较小,但常规课程必须开足,学校各项事务必须完成,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截至2012年底,农村平均每个教师承担的班级数是县镇学校的1.38倍,是城市学校的1.31倍。调查显示,农村教师的周课时量是城镇教师的1.7-2.2倍。

  第四,农村教师职业发展面临困境。农村学校规模小,教师数量极其有限,无法形成有效的教研共同体,职业发展速度缓慢、空间受限。调查显示,城乡教师在话语体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教师更倾向于“职业发展”,农村教师则更倾向于“生存”。加上繁重的工作,农村教师培训面临突出的工学矛盾,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在数量、质量、结构、职业认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发展全面滞后,使得农村教师在城市与农村两个社会生活空间都找不到自身的归属,面临双重的社会挤压和文化区隔。而且,农村教师很难通过制度化的路径参与城镇化进程,这个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城镇化浪潮中的“孤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强有力、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农村教师将逐渐成为社会变迁中被遗弃的群体。

  实际上,在快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农村教育规模逐步缩小,这是无法逆转的必然趋势。这个时期,农村教育政策的导向并非实现农村教育的中兴或繁荣,而是需要在农村教育逐步萎缩的动态过程中保证其公平、有质量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整体思路是由“城乡均衡”逐步“向农村倾斜”。体现在教师编制城乡逐步一致,乡村教师津补贴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配备、职务职称评定向农村倾斜等。但实践证明,这一套政策组合并未改变农村教师的弱势地位,并未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并未使农村教师质量获得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在如此宏大的社会变迁的洪流中保证农村教育公平、有质量地发展,无疑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个人以为,这不是以“均衡”或“倾斜”为主导思想的教育政策能够完成的使命。目前,需要的是一种更强有力的“差别化”政策思路,即依据农村和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需求,构建差别化的师资配备策略、职业发展路径、工资待遇标准、社会保障政策。唯其如此,才能挽回农村教师队伍的颓势,保证农村教育公平、有质量地发展。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地方动态
农村教师:如何摆脱“孤岛”
需要更强有力的“差别化”政策思路
乡村教师之难
征稿启事
引爆教师培训“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