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新培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教育学院:打造师资共同体,进行全人生指导
□ 张克勤

  近20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从旧“三级师范”的封闭定向性培养到新“三级师范”的开放非定向性培养的转型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许多地方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从大中专提升到了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但由于幼儿园师资的培养逐渐由高等学校承担而失去了原有的师范特色,有的甚至出现了学历提升而质量下降的情况。因此,如何培养及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宁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全人生”教育思想为指导,形成了“全人生指导,个性化培养”的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全程化”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三纵四横”的专业课程体系;组建了学前教育专业协同创新团队。同时,强化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范性和人文性,突出学生专业理念、专业认同感的培养,专注于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学质量、毕业生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浙江省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

  打造师资共同体

  大力开展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依托学院师资培养相关工程,在全校范围内筛选性质相近或相关的教师组成“幼儿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团队”,包括“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团队”“艺术技能课程教学团队”“人文素养课程教学团队”“实践实训教学团队”等。

  在专业带头人培养方面,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被浙江省教育厅遴选为2014—2015学年度浙江省高校面向全国接受访问学者的导师。

  稳步推进兼职教师团队建设。为了更好地把握行业对学前专业师资的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从国内、国际对口院校聘请3位知名教授为客座教授,聘请39位学有所长、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发挥院园的各自优势。目前,学院初步建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年龄、学科与学缘结构更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团队。

  实践教学“院园一体、院园共管”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提出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改革思路。从2012年开始,全校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大楼,建成了完善的校内实训系统,包括幼儿游戏实训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幼儿模拟实训室、幼儿保育实训室等。

  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均基于“院园融合”的思路设计,既要承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训功能,又要吸引并方便幼儿的参与。

  幼儿游戏活动室创设有科学区、益智区、音乐区、角色区、建构区、语言区,提供从环境创设到各类游戏材料实际操作的全方位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满足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玩教具制作等课堂实训需要,提高学生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的能力。

  幼儿感觉统合活动室为学生学习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操作方法提供实训器材,帮助学生掌握矫正儿童触觉异常、前庭平衡觉异常、本体感觉异常的方法。

  幼儿保育活动实训室则主要承载对学生进行婴幼儿体格检查、常用护理技术、急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该实训室作为早期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宁波市育婴师职业鉴定中心定点培训单位,学生在校就能参加“中级育婴师”专业资格认证,持“幼儿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师证”双证毕业。

  幼儿模拟活动室创设了与幼儿园一样的仿真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职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等课程实训需要。

  原有的学前师范教育偏重理论教学,常常是到学业最后才安排学生毕业实习。学院通过实践性课程整合学科性课程,学科性课程渗透实践性课程,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实践成效。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通过实习手册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实行学院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大阶段、四层能级、六大模块”。“三大阶段”是指学生自入学起至毕业,根据培养能力侧重点不同,将实践过程划分为专业认知阶段(第一学期)、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阶段(第二、三、四、五学期)、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第六学期)三大阶段;“四层能级”是指四个层次岗位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技巧、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岗位实践应用能力;“六大模块”是指通过专业认知教育、课程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竞赛等途径和内容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

  为适应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将宁波市教育评估院、宁波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宁波市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的教师教育资源系统整合,以“一校一院三中心”促进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

  大力开展多样化职前资格认证。依托宁波市幼儿教师培训中心、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宁波市学前教育研究所等部门的优势和资源,创造学生在校参加育婴师、奥尔夫音乐、感觉统合训练等各类专业资格认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院园融合,以服务促学习。实训室看似一个固定的场所,但是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开放式课程设计方案,将实训室的功能延伸到幼儿园、社区和各科研机构。一方面,学院以亲子活动形式,定期邀请婴幼儿及家长到实训室参加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服务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并从经验的反思中获得新知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院将实训室作为资源教室面向全市开放,为社区、家长和各幼儿园提供服务。如依托幼儿感觉统合活动室,与各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针对幼儿园3-6岁感觉统合失调、前庭功能不全、触觉不当、本体感不足等症状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同时为幼儿园、早教中心进行感觉统合师资培训;依托幼儿保育活动室,为幼儿园、亲子园、早教中心培训一线亲子教师,通过公益讲座为婴幼儿家长提供早期教养指导;依托幼儿模拟活动室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开办各类名师讲堂,举办各类幼儿教师培训、园长培训等。

  积极推进职后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教师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活动中承担主要课程,不断提高培训质量。2012年至2013年,举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班90个,培训教师3596人;举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10个,培训园长879人。

  自学前教育专业开办以来,通过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98.44%的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专业对口。社会对毕业生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认可度高,而且他们热爱幼儿园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

  (作者系宁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宁波教育学院:打造师资共同体,进行全人生指导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基于“3S”的“123”培养法
西安文理学院:“2+2”驻园式培养模式
创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