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现代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理课上有诗词
□ 肖大松

  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与人文兼备、文理性质兼容的综合性学科。我经常会在地理教学中引入一些传统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

  诗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用诗词名句作导语,可以给学生创造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在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这一特点时,我问学生:“会唱《三国演义》主题曲吗?”立刻就有学生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接着问:“这首歌曲蕴含了哪些地理知识?”学生抢着说:“我国许多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入海洋的。”我顺势启发引导:“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你们觉得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从而自然引入课堂学习内容。

  又如,在教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时,我先播放降水形式的动画,然后借用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思考“降水除了下雨外,还有哪些形式”等问题。有了诗词的润色,教师不仅可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

  诗词穿插,活跃课堂气氛。在讲到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春风’是指什么?”学生很快就答出来:“春风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我接着问:“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学生回答:“因为玉门关离海太远了。”还有的学生进一步补充:“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山岭的重重阻隔,东南季风难以到达,所以降水稀少。”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我国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也知道了玉门关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正好位于非季风区,自然就难以受到夏季风的滋润。课堂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何乐而不为呢?

  诗词运用,增进知识掌握。地理知识是经过长期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而诗词也是古代文人对事物的感知,许多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比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诗的前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说明了地形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桃花总是要开的,而各地开花的时间不同,是因为受到气候、地势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同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的也是地形差异导致了植被的垂直分布。通过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深刻理解海拔高低会引起气候、植被景观的垂直变化等地理知识。

  又如,我让学生读李商隐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让他们思考“巴山为什么会有夜雨”。学生讨论后总结:“从诗文中理解,巴山夜雨是常见现象。巴山位于四川省与陕西省交界处,是四川盆地的边缘,因气流不通畅、滞流交换弱等原因,地温急速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随着温度的降低,水汽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上升就会达到过饱和而发生凝结,因此‘巴山夜雨’的现象时有发生。”

  诗词分析,锻炼质疑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精神。例如,在讲水循环时,我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出问题:“这首诗气势磅礴,但就地理而言,这首诗的语言准确吗?”有的学生指出:“黄河之水东流入海,但是经过海陆间循环,海水还会通过蒸发和降水等环节回到黄河中。”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当然,运用诗词进行地理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诗词,不可生搬硬套,更不能滥竽充数。选取的诗词不仅要描述地理事物,还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只有选择恰当,才能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准确地将诗词转化成地理术语。有些诗词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但并不是直接对地理现象的阐述。教师在运用这些诗词时,要进行术语转化,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语文教学的“无效行为”
复习课怎样定位
种在心田里的种子
地理课上有诗词
征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