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课题
□ 张德富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生活,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就是从中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学生心灵的罗盘和行为的指南。

  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指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学生生活中。生活是价值观形成的沃土,也是价值观认知和认同的源泉。这就要求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从横向看,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且要在学习生活中进行;不仅要在学校生活中进行,而且要在校外生活中进行。从纵向看,不仅要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生活中进行,而且要贯穿学生的一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一个终身感悟、渐进展开的过程。

  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要以宽广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看待当下的生活世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生活中消融,也不是无条件地迎合生活。事实上,现实生活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人类世代相传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实践,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良好的熏陶;另一方面,在当今复杂的时代语境下,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产生了落差,给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不少的困惑和影响。因而,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首先要求中学生正确认知现实生活,并在对生活的感知和领悟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从而引导自己健康的生活。

  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要将生活化的校园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舞台。特别是通过学生社团、宿舍、网络等载体,使中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无声地获得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当下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进教材”、“进课堂”,特别是“进头脑”。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过多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记住的往往只是大量的“知识”层面的东西。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就是从中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升华,将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从而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学生心灵的罗盘和行为的指南,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课题最深层的意蕴。

  对中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实现中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三大认同,即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在这个基础上使中学生的行为模式悄悄地发生预期的改变,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达到了“铸魂”的目标。因此,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还要“化”很长一段时间,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盱眙县官滩中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儿童站在课程中央
一线动态
生活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