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教师生活 上一版3
2015年8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漂亮女孩要不要读书
——电影《成长教育》给女性的忠告
□ 李立红

  在教育类影片中,《成长教育》是比较特殊的一部,剧情里没有激烈的师生冲突,没有叛逆的家庭争斗,整部影片都在平静的叙事、舒缓的节奏和略带英伦范的“沉闷”中进行,看似波澜不惊,但仔细品味,却足以在内心掀起巨浪,值得教师和家长深思。

  这部影片是根据一名英国记者的回忆录改编的,漂亮、独立、多才多艺的16岁少女珍妮就读于一所著名女中,准备考取牛津大学。一个雨天,珍妮邂逅大卫——一个潇洒、富裕的男人,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从此,大卫带珍妮出入高档酒吧、艺术品拍卖行,毫不费力地实现着珍妮“看自己想看的书,听自己喜欢听的音乐,看法国电影,与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聊天……”的单纯愿望,父母也改变了逼她苦读书的看法,不遗余力地促成他们的交往。珍妮不可遏制地坠入情网,不惜与疼爱自己的老师撕破脸皮,退学结婚。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后来珍妮发现,大卫是个已婚男子,而她不得不为自己的选择埋单。历经波折之后,珍妮重返校园,最终考取牛津大学,一句“我想要的生活,没有捷径”,恰到好处地点明了影片的主题。

  影片的故事情节不难理解,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回味悠长。

  当毕业于剑桥的老师劝说珍妮不要放弃学业的时候,珍妮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您聪明、漂亮,不也是平庸地生活吗?面对校长的质疑,珍妮大声地喊出:“没人做有价值的事情需要学位。至少女人不需要!”珍妮的理由是:学习很枯燥,教书很枯燥,是做艰苦和枯燥的事情,还是嫁给他享受生活?“你得告诉我,为什么我要选择你的那条路?”校长哑口无言,珍妮转身而去,留下一连串孤独的门。

  教育的意义何在?漂亮的女孩为什么要读书?这是个尖锐而又现实的问题。因为社会上始终有一种声音:学得好不如生得好,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其实,这是一个悖论,珍妮的老师毕业于名校,她们日复一日乏味的生活被珍妮误认为是教育的必然归宿,是多年的苦学和学院气剥蚀了她们的兴趣和生活。珍妮并不缺乏理性,她有着一份少女的自持和对自己的珍视,不盲目随从,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教育的意义,她的困惑正是许多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困惑。

  珍妮需要一个理由拒绝大卫,远离本不属于自己的奢华,需要一个理由接受学习的单调,远离物质的诱惑。但没人给她,因为周围人的生活也一塌糊涂。在珍妮与校长的辩论中,我多么希望校长能郑重地告诉珍妮,读书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丰富自己,享受读书的过程就是读书所能给予的最珍贵的馈赠;而稳定的工作和理想的生活,只是教育的附加值。如果浮华的生活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么它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失去,只有努力得到的东西,才会被人珍惜。

  我多么希望珍妮的父母能告诉她,教育是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是避免以后生活枯燥、捍卫自由和维护自尊最可能的方式。大卫凭什么爱你?是你年轻漂亮!当你不再拥有青春的时候,还能否保证他还爱你?

  遗憾的是,教师价值立场的摇摆,家长道德操守的丧失,以及缺乏对诱惑的抵制,使珍妮走了一段弯路。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历尽浮华之后,珍妮最终还是幡然醒悟,抛弃了家长的理想转嫁,重新唤起对美好的憧憬,她在成长中完成了自己的灵魂救赎。教育过程中,自我价值是什么,如何让孩子收获美好、享受其中?这考验着教育的成色。真正的成功不是物质的丰收,而是享受每一次努力的艰辛,无论多么困苦都不降低心灵的高度。

  任何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会经历曲折,任何表象后面隐含的都是价值取向。成长不是孩子的专利,也是成年人的诉求;成长不是经验的叠加,更不是平庸的复制,而是智慧的增长,是正确价值观的加固与延伸,是把学生的心灯点亮。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锦州市铁路高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漂亮女孩要不要读书
骑行,
别样的动力支撑
校园五题
《色狼嗅》
品画
看世
近期征稿
长垣小吃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