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教育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2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南联大这座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而缔造这一辉煌的教授们更让人敬仰,他们的精神弥足珍贵。
抗战中的文化精神丰碑
——纪念西南联大的教授
□ 徐延宇

  重游西南联大旧址,漫步文林街上,依旧人流如织,这里正是当年西南联大师生坐而论道的小街茶馆;远看翠湖公园,垂柳成荫,倒影如镜,这里曾有吴宓先生在日记中常提及的“穿翠湖归”联大教授的匆匆身影。打开历史的卷轴,西南联大办学的画面毫不褪色。西南联大这座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而缔造这一辉煌的西南联大教授更让人敬仰,他们的精神弥足珍贵。

  不惧艰辛的乐观进取精神

  西南联大“以艰苦始,以光荣终”,在艰难时代,教师们的努力创造了“一代盛事,百世难遇”的大学标杆,教师乐观进取,身体力行“刚毅坚卓”的校训。抗战期间昆明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甚至无法保证按时发放薪水,教授们生活的贫困可以想见。

  教授们各自运用所长贴补家用,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坚守。化学系教授曾昭抡在日记中写道:“昆明教育界生活日趋艰苦……月薪不足之数,系由自己补贴。昨闻黄子卿云……原来存款,即将用罄,现连太太私房及老妈子工钱,也一并贴入,同时还当卖东西,以资补助云。”曾昭抡运用专业所长帮人开了一间肥皂厂,制造肥皂出售,算是教授中的“富翁”了,基本能够吃饱,却顾不上穿。脚上的皮鞋常常破着几个洞,他也依旧穿着去上课。学生们曾回忆,有一次,两个女生走夜路,隐约听到后面有异样的脚步声,大着胆子回头一看,发现后面走着的是曾昭抡,只是他的鞋子前面张了嘴,后面开了口,前后见光,走起路来就有了踢踢踏踏奇怪的动静。学生们都戏称曾昭抡的鞋子“空前绝后”,等到脚掌部分再磨穿,既通风透气,又“脚踏实地”了。以苦为乐,不忘幽默,师生乐观可见一斑。

  潜心学问、耕耘杏坛的为学精神

  西南联大是“大学者,大师之谓也”的最好注释。在极为艰苦的教学条件下,西南联大的教师依然坚持教学和研究,专心育人,学校弦歌不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完成了《禄田农庄》《内地农村》等著作;优生学家潘光旦则在村舍里写出了《优生原理》,编译出版了《性心理学》,填补了中国人文科学的一项空白;华罗庚则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对垒素数论》的中文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众多海外归来的教师将当时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到了西南联大,并进行大胆创新。西南联大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和进行启发式教学,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弹性的学习制度设计,优秀的师资,灵活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资料显示,每当新学年开始,教务处张贴公布全部课程安排,学生们一连几天在课程表前挤来挤去,记下自己要选和想听的课程。工学院的学生有的要走好几里路到校本部听文科的课,学生跨系听课现象蔚然成风。

  西南联大常常是几位教授同时开讲一门课,讲授各有特色,风格观点纷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术视野。教师学术自由,教学严谨,学生得到很好的熏陶。“发现李政道”是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一段佳话。1945年,年仅10岁的李政道带着一封介绍信到昆明北郊的岗头村敲开了一间农家的房门,找到西南联大教授吴大猷,希望可以拜在他的门下学习。吴大猷随机出了一些物理题,李政道的回答让其一次次感到惊讶和狂喜。吴大猷爱才心切,破例让李政道在西南联大做旁听生,还在家中“开小灶”。正是吴大猷等西南联大教师的悉心教导,为李政道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7年,李政道曾在给吴大猷的信中写道:“现在的成就大部分是源于在昆明时您的教导,假如在1946年您没有给我这个机会,那就根本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光荣。”

  西南联大三校教师由北而南颠沛万里,不畏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几次搬迁,正是这批优秀教师的耕耘,造就了各行各业的不少国家栋梁之材,其中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有数学家华罗庚,有两弹元勋邓稼先,有光导纤维之父黄宏嘉等。

  知识报国的抗战爱国精神

  西南联大的教师们在艰苦的年代为中华民族续存了文脉,培养了人才,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教师关怀国事,时刻牵挂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为抗战救国服务。教授们面对亡国之忧,或者更坚定地埋首在书斋中,通过学术研究寻找救国救民的办法,或者振臂疾呼,引导学子和整个社会投身抗战。

  1940年初,日军飞机开始频繁光顾昆明,西南联大许多建筑被炸毁。日军知道,西南联大的学者们大多借住在文化巷,所以,文化巷的房屋无一幸免。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艰辛甚至有生命危险的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以各自的方式取得了辉煌的学术研究成果。“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他们怀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顽强坚持教学科研的实际行动,感染并激励着当时的年轻学子。

  曾昭抡的学生苏勉曾说:“曾先生始终是一个学者,他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政客。他始终相信科学救国这一点。”工学院的教授们主动将研究和抗战需要结合。物理系从事量子力学研究的教授周培源,抱着科学家应为抗战服务、以科学拯救祖国危亡的志向,毅然转向抗战需要的流体力学研究。闻一多誓言抗战不胜,绝不剃须。抗战胜利后不久,闻一多登台就中国未来的走向作演讲,下巴刮得干干净净,刚登台尚未开口,全场便响起热烈的掌声。

  伫立在黑底白字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牌前,抚今追昔,我们深深缅怀这所曾经辉煌的大学和大学中令人敬仰的教师,西南联大教师鲜活的个案和楷模,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限荣光,也让当代教师意识到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作者系云南大学副研究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不能忘却的记忆
抗战中的文化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