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局长专业化:从专家治教到民主管理
□ 熊丙奇

  近日,因孩子就读的学校并非离家最近,上海市一个适龄儿童家长起诉当地教育局。司法部门认为,该教育局有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以及确定各校对口招生入学范围等法定职权,应安排该适龄儿童入学。

  这一事件让我想起了教育局长的专业化。沿着司法部门的思路进一步分析可知,减少学区划分中的质疑,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提高决策能力,并努力使决策得到群众的认可。更进一步,则是提高教育局长的专业化水平,让懂教育、懂管理的人担任领导者。

  事件中,如果教育局长前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对学区进行合理划分,或许可以避免纠纷的发生,而他们的做法也将是专家治教的典范。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专家治教很难实现教育局长的专业化发展,教育决策科学、合理的根本方法是实行民主管理和依法行政。

  以就近入学为例,划分学区是教育行政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的体现,可是教育事务管理不是行政部门单方面说了算的,制定教育政策也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将群众意见纳入决策程序。只有在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制定的政策才具有科学性和合法性,才能顺利推行。同时,教育局长只有学会尊重民意,进行民主管理,才能真正做到专业化,不断提高专业治理能力,否则就会发生纠纷事件。

  实践中,政府部门与群众对政策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发生在上海的入学纠纷事件,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解是“就近入学”并非“最近入学”,就近入学的学区划分是根据教育资源、适龄儿童数量等情况来划分,并不是按入学距离划分。但对于群众来说,如果离家最近的学校办学质量高,他们则坚持“最近入学”。

  我认为,产生这一分歧的深层原因,是学校、学区间存在的办学质量差异,而这种差异引发了各方对利益的不同诉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简单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威,并非长久之计,根本的做法是在管理中引入民主管理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大教育决策必须公开听取意见,推行民主管理。所以,回看这一案例,其重点应是教育行政部门是否按照民主管理原则,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就学区划分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公示学区划分方案。如果有这样的程序,那么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方案落实适龄儿童入学事宜,也就合情合法;如果没有这样的程序,教育行政部门闭门决策并要求群众严格遵守,就不是真正的依法履行职责。我认为,只有对行政权力进行约束和监督,将群众意见纳入教育决策,才能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治理水平。

  此外,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中,《义务教育法》要求各地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作为首要职责,但有些地方的义务教育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地区和校际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拨款始终由某一部门主导、个别领导拍板,而这种管理方式很难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扭转这一困局,需要成立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由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拨款预算,再监督政府部门拨款,才能根本改变目前的重点投入某些学校的方式,也只有由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办学战略决策,才能避免行政治校的不足。

  推进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要求区域教育管理者转变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教育民主管理新模式,民主管理、依法行政,才能切实推动教育和谐发展。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局长专业化:从专家治教到民主管理
课改让“腰”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