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改让“腰”挺起来
——吉林省通化市“双案导学”课改纪实
□ 本报记者 韩世文 康秋菊

  初中,似乎不及高中受关注,也没有小学重要。于是,在许多区域教育发展中,不管是硬件建设还是教学质量要求,初中都相对较弱,人们便称之为“细腰”。然而,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腰”不硬,教育品牌就很难“立”起来。吉林省通化市正是选择在“腰”上做文章,在市直初中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此撬动区域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事多年英语教学的高航,去年8月调入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中学,在这里,她对课改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并在带领学生合作学习中,体会到课改的巨大魅力。她为“自己教育生涯中能拥有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而自豪”。

  “初会便已许平生!”高航说,她将享受课改带给他的乐趣。

  其实,让她“许平生”的这场改革,早在2009年便已在通化市直初中启动。6年多来,同样有许多人为课改痴狂,矫艳春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担任通化市教育学院副院长的矫艳春,正是见证和引领这场初中教学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

  从需求出发 开启通化特色的“壮腰”行动

  国家新一轮课改提出“以学生为本”、“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得到了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一致认同,但基层落实中却遭遇困难。

  伴随着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等一批学校因课改而扬名,正在寻求如何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具体课堂行为的通化教育人受到启发,以市直10所初中为主力,开启了一条以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之路。

  矫艳春告诉记者,为了推动这项改革,通化市教育局牵头,于2009年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经过深入的思考、研究、探索、论证,课改领导小组认为,通过“学案导学”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问题,实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他们组织市直初中的教研员、校长和教师远赴山东、北京、河南等地课改学校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学校的先进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通化特色的“双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矫艳春认为,通化市提出的“双案导学”,即学生有学案、教师有导学案的模式,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强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双向保障。

  为了让这一改革举措更好地在学校落实,市教育学院的教研团队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吸取众家之长,逐步确定了“备习、复习、研习、精习、时习”五个环节、课内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有机衔接的普通新授课课堂教学结构,形成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课型和学习策略的思路,大大提高了教学改革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通化市选择‘双案导学’模式推进课改,实质是站在众家的肩膀上摘星星,学大家、融百家,最终成为自家。”市教育局局长庄亚男说。庄亚男曾经在多个岗位历练,她知道“特色”的重要性,更懂得改革的不易。所以从学生发展着眼,在推动通化课改的道路上,通化教育人深思熟虑,使改革尽量不走弯路,减少家长和社会的异议,还要让一些心存疑虑的校长和教师尽快融入课改……

  可以说,这段路,通化走得扎实而稳健。

  让行动出彩 一线课改凸显榜样力量

  课改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师观念转变慢,教学过程中不愿意放手怎么办?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差怎么办……课改中,一连串的问题涌现出来,而一系列的解决办法也在通化市直初中随之涌现。

  比如学校推动课改问题不断,教学领导便身先士卒,主动承担研究任务,在课堂中求证,在研究中碰撞,总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改说明书”,引领教师发展;如果遇到改变慢的教师,教研员有时会连续10天跟班听课、磨课,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策略,使其获得“脱胎换骨”般的成长;教师课改困惑多,学校就整理课改“百问百答”供教师学习使用,后来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还编写了新的课堂教学“百问百答”;学生合作学习有问题,学校一方面从组织建设入手,鼓励小组长自己选择组员、组建团队和建构团队文化,一方面又引领小组明确成长目标,写小组日志,使其从学习组织拓展成学生的成长组织……

  通化市实验中学副校长高淑香告诉记者,在课改过程中,外出考察、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始终不断;教研员上门指导,校内人人研讨课、展示课已成常态;校领导坚持进课堂听评课,每天至少两节。这些举措,确保了学校课改的有序推进。

  在通化市第二中学,他们首先指定优秀骨干教师进入“课改先锋组”,让先锋先行,引领教师全面课改。但实践中学校发现,有的传统名师并不能胜任课改先锋,学校便重新选拔或评定先锋,然后通过“目标引航,问题引领”的方法,实现课改的全面推进。

  通化市第二中学副校长于小红告诉记者,学校先后开设“教师价值”“学生眼中的好教师”“教学其实并不难”“相信学生有多难”等主题辩论会,让教师通过自由论坛解放自我,重新认识教师角色、认识课改。有时候,一次辩论会就要开三个半小时。一段时间后,教师们渐次形成了“我不足、我改正,我进步;我快乐、我付出,我幸福”的精神标尺。

  谈起课改,于小红有说不完的故事。她说,正是因为课改,学校收获了“双效益”,师生的成长也显而易见。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意识、合作素养、展示素养、管理能力等均有提升,特别是小组长都成了教师的得力助手;教师的成长也非常快。“教师工作热情之高,挡都挡不住。”通化二中校长常胜君表示,“如今,惩罚教师的有效方法便是不让他们工作。”在常胜君看来,搭档于小红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们都在课改中“尝到了甜头”。

  而卢静则是教师中的典型代表,她因为课改,从2010年开始,连续多年被评为“课改优秀教师”;她的学生经过3年课改毕业后,成了班中的精英。据她调查,她带的2014年毕业班43名学生,有18人在高中担任班长,5人担任团支部书记。2011年毕业的学生高阳,不仅在高中表现抢眼,考入石家庄经济学院后,加入主持人社团,很快成为大学里的风云人物……

  矫艳春曾经组织相关人员多次进行市直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她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市直初中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学环境宽松、民主,学习环境和谐;教学活动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频繁,合作探究氛围浓厚,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对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

  后来,随着课改的深入,矫艳春又总结出市直初中课改呈现的三大特色,即校本特色、学科特色、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

  如通化市实验中学突出对子的合作学习方式,通化二十中实施分层竞赛法,外国语中学凸显小专家引领的校本特色,通化二中、通化二十中还分别形成了《合作学习宝典》《合学小组学习指南》等校本教材。

  又如语文课的读写结合、数学课的概念教学等,特别是通过各学科类型课的打造,课改呈现出明显的学科特征。课改中,不同的教师在对“双案”的设计、教学任务和活动的设计、教学实施方面体现出不同的教学思路,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彰显。

  重科学落实 教科研引领区域课改

  在通化市直中学,教师对教研员进校观课指导已经习以为常,有时候校长觉得太频繁,频繁到几乎每天都有教研员进校。

  这或许就是通化课改的另一特色,也是教科研引领区域课改的直观展现。通化市实验中学校长陈玲玲深有感触地说:“教科研是推动通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市教育学院功不可没。”

  市教育局局长庄亚男也深以为然。她告诉记者,通化市教育学院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贴近教学实际的教研活动,为通化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序发展。

  “教研员是课改的重要力量。”矫艳春总结说,课改6年来,通化市教育学院共进行了200多次课改的全员培训及分学科培训,以培促改;教研员随时进校进行指导性听课,以导促改;“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等各类学科教科研活动不间断,以研促改;每年一次的市直初中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不间断,以赛促改;同时,通过举行“走进学校看课改”、教学校长暨教研员工作联席会、课改总结会、班主任合作学习经验交流会等综合性教科研活动,邀请教育局领导、校长、教研员、教师共同参加,合力推进课改。

  正是在扎实的教科研引领下,通化市总结出一系列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型。比如语文学科有导言课、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新授课包括阅读课、综合性学习课、写作课,阅读课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类型课。

  数学新授课包括概念课、应用课、课题学习课、活动课等类型课,概念课又细化为定义型、定义+性质型、性质或判定型、习题巩固型4种类型课……通化市教育学院学科教研员徐炳霞、王志新等为记者解读这些精细而特别的学科课型,就连音体美、思品、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研员,也都撰写了详细的课型研究成果报告。

  “正是通过打造各学科类型课研讨活动,所有学科全方位推进,才使‘双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落实得更扎实、更有效。”矫艳春如是说。

  庄亚男坦言,这次课改属于市直初中的整体改革,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各学校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推进格局,实现了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全员参与。从教育行政部门到教学研究部门到学校,从教研员到班主任到学科教师,上下统一,形成一盘棋,真正实现了“区域联合,校际间的资源共享”。

  调查显示,通化课改辐射市直10所初中,参与教师近万人次。市直初中教师的学科素养、学科基本知识、学科基本技能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全国同行同台竞技,屡获好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通过课改,通化初中教育的“腰杆”硬了,其品牌也逐渐凸显出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局长专业化:从专家治教到民主管理
课改让“腰”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