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区域课改由行政推动变为学校的自主行动时,人们惯常思维下的区域课改显然有了不一样的风采。河北省迁安市的3所学校自发组建课改联盟,正在探索不一样的“区域课改”。
抱团谋变
——河北省迁安市三校联盟课改纪实
□ 本报记者 金 锐 孙和保

  一所优质学校、一所新建学校、一所乡村学校,看起来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发展共同点。但在2014年,这3所学校却自发结成联盟,“抱团”发展,为了共同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互助共进,探索出一条通过课改谋求发展的新路。

  因为课改所以结盟

  “结盟”的3所学校各自情况不同,而且课改出发点也不同。

  扣庄初中建校已久,如果单以考试成绩而论,应该是一所很优秀的学校。但是校长何海波却觉得,学生学习很吃力,更谈不上快乐与享受,这不是他追求的理想教育,改变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迁安市第三初中建校较晚,由多所学校合并而成。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校长王会国希望寻找一条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发展之路。

  夷齐中学由于地处乡村,师资、生源都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质量也很难让人满意。“乡村学校也可以比城里学校更优秀,这里的学生一样可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是校长宁伟的办学信念。

  3所学校的校长都认识到,解决目前学校的困境,一定要从课堂入手,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是重中之重。

  课改从改变观念开始。3所学校都在摸索中前进,他们邀请专家进校讲座,派出教师外出学习,购置课改方面的书籍和视频资料……在这个过程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校感到震撼。“学生自己推动课堂流程,积极踊跃地展示、点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正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状态。”何海波说。宁伟也认为,对于内向的乡村学生而言,高效课堂模式会让他们“动起来,说起来”。

  课改的方向找到了,但道路依然是曲折的。一所学校的力量太单薄,也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王会国就曾苦恼地说:“许多时候只学到皮毛,‘克隆’到自己学校的课堂总会出现‘排异’现象。”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3所立志课改的学校走到一起,共同分享课改经验,在扣庄中心校校长张彩立的推动下,“迁安三校课改联盟”一拍即合,宣告成立。张彩立表示,在联盟中,3所学校可以将经验进行分享,在相互碰撞中取长补短,最终探寻到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的道路。

  联盟成立后,常规的讲座学习、分享交流自不必说,更大的平台也让3所学校有了更多的课改规划。

  下辖夷齐中学的彭店子中心校校长王建新介绍,联盟成立了“课改指导小组”,重点研究各年级、各学科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为3所学校推荐符合各校实际的课改模式;开展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制等专项研讨;定期举办校际交流、共同教研、评课赛课等活动。“与一般的教师流动、划片教研不同,联盟更加注重组织和协调,也更有针对性。”张彩立说,“我们经常会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培训、研讨、分享。比如,课改初期怎样转变教师思想、如何编制导学案、如何开展小组培训、展示应该怎样升级,等等。”

  夷齐中学教师刘立华多次参加联盟组织的活动。他认为,3所学校的教师聚在一起,统一培训、共同教研对理念提升、技术拔高有很大帮助。“原来在学校也有教研活动,但一方面参加的人不多,另一方面大家都很熟悉,很难碰撞出精彩的观点。”刘立华说,“在联盟中,不同风格的教师畅所欲言,我们总能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教师杨静元也认为,原来“闷”在学校里是闭门造车,现在各学校间相互走动,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我第一次参加联盟活动时,要面对所有教师试讲一节课。那时我发现,面对陌生的教师与面对学生完全不一样,我紧张得浑身哆嗦。但是经过多次练习后,我进步了许多。回到学校,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更强了,也更会与学生打交道了。”杨静元笑着说。

  第三初中教师刘红侠则表示,联盟的赛课活动对自己的帮助最大。她介绍说,每个人会定期试讲公开课,先由组内推优,再进行校级推优,最后各学校的优质课会集中到一所学校,进行联盟间的赛课活动。“观摩赛课时,能听到许多节优秀课,体验各种课堂风格,可以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科学、更加细腻”。

  课改联盟让学校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这一点夷齐中学校长宁伟感触最深。“我们是一所乡村学校,如果不是结成联盟,很难有机会接触最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宁伟说,“现在,我们经常与其他两所学校进行教师交流,让乡村教师体验城市教育。”

  谈到“迁安三校课改联盟”,迁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高绍文表示,虽然联盟只有3所学校,但他们有共同的方向、理想和目标,群策群力、相互帮扶,将资源整合共享,完成了更高效的开发利用。“联盟成立后,曾经‘各自为战’‘小打小闹’的3所学校,逐渐‘拧成一股绳’,在课改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不同特点的3所学校,自然也应该有不同的课改风格。

  王建新认为,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模式是相似的,课改初期学习成熟学校的经验是必需的。但是,课改不能照搬经验,“联盟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学校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只有适合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

  扣庄中学的突出特点是课型丰富,在传统课型的基础上,学校还探索出新授展示课、巩固展示课、单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背诵展示课等不同课型。第三初中将理念与实际结合、教研与教学结合,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研究教材与学生、研究方法与策略、研究教案与导学案。夷齐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则充满了本土气息——学校以模式为根,深深植入本土文化;以实践为轴,精心描点连线;以效果为本,营造课堂教学的多面性。

  各学校课堂模式的不同,也带来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联盟的同课异构活动,帮助教师将教学风格相互碰撞、相互兼容。

  夷齐中学语文教师车志艳对一次联盟的同课异构活动记忆深刻。当时,3所学校教师共同上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车志艳从朗读切入教学,通过自由读、重点读、pk读等形式,让学生在一遍遍阅读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来自第三初中的教师则以赏析为主,让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各组抽到的主题任务。扣庄中学的授课教师选择了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与拓展。

  对于这3种教学风格,车志艳认为各有所长:“我们学校的学生表达能力一般,所以教学时会重点训练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初中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掌握知识点,是扎实基础的做法;扣庄中学的学生能力较强,所以他们往往会尝试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当然,车志艳也直言不讳地说出几节课的不足:“我的课过于注重朗读,缺少对知识点和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以读带思’是正确的做法,不然课堂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层;而以赏析为主的课堂,有时会有杂乱和重复的现象,也忽视了对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她认为,只有不断交流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从不同的教学风格中找到最适合教师也最适合学生的那种。

  正是基于尊重个性的理念,联盟对学校的特点不做强制性要求,学校对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做硬性规定。王会国认为,“在课改理念的引导下,让每所学校、每个教师自由发展,这样才能百花齐放,形成更多样、更适合的教育生态”。

  “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专门研究一个或几个专题,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特色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需求,有特色的课改才能长久坚持下去。”张彩立如是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改的受益者是学校,是教师,但归根结底受益的还是学生。

  扣庄中学教师李继斌说,原来的课堂一问一答,只有尖子生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其他学生都昏昏欲睡。课改以后,课堂交给了学生,他们边展示边互动边生成,每个人都有收获。“课堂形式更多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更高涨了”。

  学生许莹证实了李继斌的说法,她说自己原来很胆小,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和展示,变得阳光起来。“展示环节是我最喜欢的,我与小组同伴一起,将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掌握的知识展示给全班同学,非常有成就感”。

  同样对课改“有话说”的还有学生刘洋明、刘心田等。刘洋明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提高了许多,“原来课上听老师讲就可以,现在交流、展示、讨论等环节都需要不断地说。小组领到任务后,也要科学合理地分工,这就需要每个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刘心田用“乐观、自信、快乐”几个词概括了自己课改后的状态,“原来的我不喜欢回答问题,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课改之后,我最大的改变是心态,变得更包容,也更愿意与同学交流了”。

  课改以后,夷齐中学教师徐秀娥感受到学生强大的创造力,“刚开始课改时,我一直很担心,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后来渐渐开始放手,发现他们经常能想出比教师更好的‘点子’”。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原本是很枯燥的内容,徐秀娥干脆放手让学生主持课堂。这些“小老师”们不负所托,将课堂学习变成“找名人、讲故事、说心里话”的活动。一时间,居里夫人、霍金、林肯、孔子纷纷登场,学生从名人的言行中领悟到课堂学习的关键,之后更是打开心门,诉说自己的故事。“原来学生很怕我,课改之后,我与学生的关系更好了。他们经常会指出我的错误,让我也大有收获。”徐秀娥笑着说。

  教师魏小利讲了一个故事,她有一次外出学习,请同事帮忙代课。同事进入班级后,发现学生自学、对学、群学进行得井井有条,教师干脆退到了幕后,完全成为观察者的角色。“代课教师告诉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这是她没想到,也是我没想到的。”魏小利说,“如果不是这次外出学习,我可能还不敢这样全面放手,也难以相信学生的能力这么强。”

  教师刘海平不仅在课堂上相信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有时会提前将导学案发给某个学生,让他参与到教研中,第二天给全班同学上课。”刘海平说,“刚开始,学生有些放不开,但他们很感兴趣,认真搜集资料、创设问题。渐渐地,他们的课堂表现越来越精彩。”

  刘海平的“点子”对潜能生尤其有效。原来有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在领到“教研”任务后,竟然全身心投入。“他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挖掘了许多知识点,课堂主持效果非常好。原来这个学生对班级的事情毫不关心,通过主持,他越来越喜欢参加班级活动,还多次找到我,希望再次得到主持的机会。”刘海平说。

  学生变得更加好学、更加开朗、更加热情,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好了。这些变化,3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张彩立同时也表示,虽然成绩可喜,但是问题也很多。“课改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每天有改变、每天有进步,就非常可贵。”张彩立说,“课改应该脚踏实地,从改变一个教师、一个学生开始。一个人改变了,就会影响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就会影响一所学校;一所学校改变了,就会推动一个联盟、一个区域的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更多所学校。”

  迁安市教育局局长刘东友评价“迁安三校课改联盟”时说,这种学校联盟形式的课改很有意义,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注意,也很值得推广。“一般的区域课改是由上至下、由外至内。与此不同,‘三校课改联盟’的课改是自发抱团,从自身出发,然后辐射到整个区域。”刘东友表示,“乡村学校、城市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每所学校的情况不同,需求也不同。如果‘三校课改联盟’能做好,说明这种课改模式可以让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获益。这种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也是一个区域全面推进课改的信心所在。”

  如今,“迁安三校课改联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又有两所学校申请加入,形成了“五校课改联盟”,还在探讨许多新的发展思路。可以预见,更多样的活动、更广泛的交流将会在联盟中出现。联盟自主探索的推进课改新机制,也将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愿这支课改的火把,在燕赵大地之上,不断地传递下去、蔓延开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抱团谋变
营建局部课改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