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 记
营建局部课改新生态
□ 孙和保

  地处河北省迁安市城区东南方向15公里的夷齐中学,在校生531人,教师48人。典型的乡镇初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无论在学校的硬件建设还是师资、生源上都留下清晰的痕迹。36岁的宁伟校长在2015年前,像北方路边的白杨树,孤独又不失倔强地为学校的发展左冲右突,教学质量虽有发展,但与城区兄弟学校相比,心里总是苦滋滋的。

  2015年,由3所学校自发组建的联盟,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掀起了迁安市自下而上的探索之旅,从城市到城郊再到乡村,3所不同层级的学校,以3校联动的同课异构、集体研备、轮岗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处在金字塔底端的宁伟找到了方向与自信。

  迁安市第三初中地处主城区,拥有优秀的师资和生源,属于当地初中校的翘楚,本可“傲视群雄”的校长王会国却选择了外人看来更艰难的路——让3所学校的教师自主流动起来,打破故步自封的局面,在流动中寻找自己的不足。王会国认为,“学校应该一家独大,还是抱团取暖、相互成全,走上新高度,这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是非题”。

  “3所学校能自发组成联盟,探索一条城市、乡村共同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区域教育的幸事。”迁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高绍文得知3所学校成立教育联盟时兴奋地说。

  扣庄中心校校长张彩立对课改联盟更是情有独钟,在市区几个乡镇里,扣庄的教学质量连年第一。如何办一所有乡土特点的学校,张彩立从没停止探索与思考。在扣庄中学活动室的3层楼顶,用绳子串联在一起,等待风干形状各异的葫芦在风中摇曳,原本普通农家的物件,在学校却有了别样的“命运”。春种、秋收,夏天利用葫芦藤的枝枝蔓蔓搭建文化长廊;风干、甄选,在乡土课程里让学生习画、雕刻……一个个葫芦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多的意义和使命……这只是这所城乡接合部的学校众多乡土课程的一种。

  英语复习课上,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章节的知识点,小组内有分工、有合作,还能相互帮扶……夷齐中学的课堂像一个巨大的场,深深地吸引着外校教师,让人流连忘返。

  城市、乡村、城乡接合部,3所不同校情、生情、师情的中学,牢牢地组合成“铁三角”,以课改为抓手,发起迁安课改自下而上的改革之旅。

  一年的时间,3所学校在各自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区域学校抱团发展的生动案例,并没有因为各种困难阻碍了各校的发展,相反,每所学校都将自己的优势无限放大。

  今年,3所学校的联盟扩充到5所,在共同培养教师、外出学习、流动互助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规划……

  一个草根的课改联盟却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在这个春天里,一幅生动的课改画卷再次在迁安大地徐徐展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抱团谋变
营建局部课改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