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1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河流经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将这片土地一分为二,留在南岸的是发达,抛给北部的是贫弱。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这样的落差,但教育不能因此让“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天桥教育人是怎样突破这道黄河天堑,通过城乡学校互助交流、建设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实现南北教育高位的均衡?本期,我们带您走进济南市天桥区,关注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
“精准帮扶”为农村校“活血”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纪实
□ 通讯员 张忠彦

  多年前,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教育人提起黄河北岸的农村学校,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师资严重匮乏,校园文化贫瘠,课程无法开足开齐,教学方式旧,教育质量差,学校管理乱,问题集中且尖锐。

  这片因黄河而分成的南北两个区域,教育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虽然借助2012年山东省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机遇,北岸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城乡无差别配备,但教育整体质量依然严重失衡。

  问题靠谁解决?如何解决?如何让黄河北岸的干部教师在自觉自愿中实现一种精神上的蜕变,完成学校的跨越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不仅考量着天桥教育人创业的劲头,更考量着大家的教育智慧。于是,一次史上力度最大的城乡学校互助交流在天桥区展开。

  教育帮扶 从“输血”到“造血”

  2013年,天桥区教育局以1号文件形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黄河南北各15所小学结成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城乡联动、共享资源、辐射带动、共同发展,使农村学校在办学思想、教育管理、教育质量、教师成长等内涵方面实现“规范、特色、优质”发展,以此推动区域教育的整体提升。

  对于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给出了这样的定位: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不是教育集团办学,不是教育托管,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拉手”学校,而是基于农村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精准帮扶。

  诚如斯言,天桥区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紧密”体现在“一所学校、两个校区、统一管理、捆绑评价”的运行模式,即城区学校校长任总校长,全面负责“一校两区”各项工作,原农村学校校长任分校执行校长,在总校长领导下负责分校工作,“一校两区”所有教职工由总校进行统一调度,经费由总校统一管理,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由区教育局实施捆绑评价。所谓基于农村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精准帮扶,就是通过科学的发展理念、精准的操作过程、优质的队伍建设、完善的评价机制,通过城区优质学校不断地“输血”,逐渐使农村学校实现“造血”,进而实现农村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

  将管理基础、地域文化、人员结构迥异的两所学校绑成一个共同体,价值认同、感情凝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天桥区教育局在推动此项工作中,既有严格的刚性要求,又充分赋权共同体学校,同时,在资金保障、教师调配、评价激励、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

  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成立3年来,通过总校与分校之间不断磨合,总校菜单式输出——分校科学接纳——分校在融合中再生——总校分校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15个共同体学校之间,由最初的“貌合”到现在的“神聚”,由“被动工作”到“主动管理”,逐步实现理念的认同与融合,管理的规范与完善,农村学校文化的重构和教育品质的提升得以实现。

  文化立校 从影响到引领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之根。一所学校的文化及建设再复杂,终归在一个系统内只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实施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启动伊始,总校的校长们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学校办学理念上,聚焦到学校文化建设上。如何规划和建设农村学校文化,以此统一教师思想,明确教师的努力方向和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这是摆在每一位校长面前的紧迫任务。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商讨之后,总校与分校逐步明晰了共同的发展愿景、使命、办学目标及学校价值取向。

  济南市明湖小学总校区是毛泽东主席亲临视察之地,附近有张养浩、赵孟頫等先贤大家的遗迹……近年来,“润文化”逐渐成为学校的核心文化。大桥镇第一小学作为明湖小学的分校区,地处黄河北岸,大桥侧畔,东望可览华山风貌,西观可收鹊山美景。在明湖小学的影响下,分校结合学校的地域文化以及本土发展前景,在融合中产生碰撞,在碰撞中生成智慧,逐渐具备了有明湖烙印、大桥一小校区特色的文化内涵:基于“润”文化的“桥”文化,基于“桥”的“一”文化,专一的文化,专注的文化,至专、至纯的文化。进而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铸少年凌云壮志,润心田美丽梦想。

  大吴小学是济南市北坦小学的分校,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是“尊重、赏识,成功、快乐”。北坦小学校长王式斌在与干部教师交流时抛出这样的观点:我们只要做到尊重,后面的3个关键词就会应运而生。如果教育做到了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我们的教育就会使学校保持高起点、高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一片掌声中,大吴小学的教师接纳了这个思想,也接纳了这位有思想、有作为、有着浓厚教育情结的校长。

  济南市宝华小学是天桥区新建的一所小学,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家不同 大家都好”,彰显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周闫小学是宝华小学的分校,是天桥区农村小学中唯一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在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成立后,周闫小学校长刘勇带领教师总结办学历史,提出“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既与总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又凸显了分校的本土特色。

  规范管理 一校两区“捆绑”发展

  办学理念逐渐清晰之后,需要进一步打通教育教学管理。15所共同体学校在教育局的整体推动下,自主运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总体来说,总校在管理上输出理念、制度、模式和标准,在教育教学层面输出课程、团队、资源与方法;分校立足学校实际,科学地接纳,借鉴而非照搬,模仿且有创新,在实现融合的同时实现再生。

  15所分校在总校的引领下,先后修订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安全工作管理流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根据学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这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学校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制度管人”,使每所学校的管理日趋规范化。

  “我们的评价制度,移植总校的居多,但落地需要过程。”天桥区桑梓店镇中心小学校长周艳红说,“年终考核、中层竞聘、职称评定等一系列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落实,都是在总校的指导下推进。从最初的制度移植到渐进式制度落地,再到不断同化,逐步形成了分校自己的制度文化。”

  用制度管人的同时,也要实现用流程管事,按照标准做事。各总校的管理团队全面跟进、介入分校各项管理工作,逐渐帮助分校确立各项管理工作基本流程,即“定标准—做流程—重评价—抓改进”。面对分校教学质量的短板,总校输出教学管理流程和标准,手把手带教学领导;面对分校杂乱无章的德育管理,总校输出德育管理流程和标准,建立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分校德育活动……

  为确保制度落实,总校校长每周至少有两天时间工作在黄河北,全面管理分校工作;各学校通过管理交流、教师交流、教子论坛、游学体验等多种途径与分校沟通互动,实现教育理念相对接,促使双方教师学生一起进步、共同发展。在教师交流方面,由区教育局进行调配变为学校内部自行安排,城区教师在农村学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山东省远程研修”省级专家、济南市名师人选张春玲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年轻教师主动到分校工作,为分校教师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如今,总校分校同开班子例会,同开教代会、运动会、表彰会,统一制度、统一规划已成常态;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流程、统一考试检测、统一阅卷分析已成必然;通过网络视频同时集备、随时教研,已变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之间的沟通顺畅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日臻成熟,同时形成一种专业自觉。“我们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交流会上这样说。

  谈到总校帮扶分校发展时,天桥区大桥镇第二小学校长付霞说:“对于总校,我们依靠但不依赖,借鉴但不借用,学习更要创新,输血更要造血,使学校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迹。”

  3年来,天桥区有128位教师到黄河北农村学校支教交流,逐步盘活了农村师资,而农村学校干部队伍几乎重新“洗牌”。在这一过程中,黄河南北的学校实现了双赢。

  为了让共同体学校真正成为“一家人”,天桥区从考核评价入手,不断“优化”工作机制。2014年前,区教育局对共同体学校按照总校与分校7:3的比例进行捆绑评价,后来加大捆绑力度,总校与分校按照6:4的比例进行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共同体帮扶的力度,由“帮别人”到“为自己”的观念转变,让总校与分校真正做到了荣辱与共。

  全面提升 城乡学子共享“红利”

  共同体带来的不仅是理念的更新、制度的革新、规范的管理、优质的师资,更是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共同体成立后,总校一方面狠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向规范管理要质量,另一方面,总校纷纷打开大门,博文的书法、堤口路的小交警韵律操、明珠的特色航模、北坦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新苑的剪纸艺术、无影山的养心阅读、天成路的心理健康教育、黄台的雅行教育、芙蓉的修身课程……原本只属于总校的特色标签,现在成为总校与分校共有的特色。天桥区学校所提供的“大课程”教育,无论是国家的、地方的、学校的,学科的、课外的,有形的、无形的,都是均衡、公平的,富有内涵而又具特色,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

  养心阅读课程是无影山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共同体成立之前,大庄分校学生没有图书阅览室,学校的图书储备也不达标。为了让孩子能在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阅读,总校无影山小学将市教育局拨付的35万元专款全部投入分校,为分校新建设图书阅览室。此外,总校还为分校配备流动图书架,让农村娃享受到了比总校更好的教育资源。

  杏元小学地处偏远,自从与济南市黄台小学结为共同体,学校很快召开了建校以来的第一次运动会,入场式、花束队、各项竞赛一应俱全,孩子们别提多兴奋了,连周围的乡亲也赶来了,要看看这城里学校才有的运动会是个啥样子。如今,每所学校每年都要召开一次综合运动会,一次趣味运动会,一次班级联赛,一次乒乓球比赛,一次汇操表演……孩子们在比赛中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兴趣,也增强了体质。

  桑梓店镇的周闫小学,几年前还只是一个小院、几排平房,而今已变身为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

  纵观天桥区教育3年来的变化,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各项活动中,学生都展现出强烈的内在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愿望。学生变得更自信、更自主、更活泼、更舒展,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品位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彰显。

  也是这3年,15所农村学校明确了办学理念,构建了课程体系,丰富了学校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土生土长、干事创业的管理团队,逐步具备了“造血”的功能,实现了融合中的再生,家长满意度不断提高。2015年,有10所学校家长满意度超过95%,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建设得到家长的充分认可。

  谈到紧密型教育共同体今后的发展,局长张萍说:“我们将按照纵向分层实施,横向联盟发展的路径,继续推进城乡教育紧密型共同体建设。”所谓纵向分层实施,即对于发展基础好的共同体学校,总校的角色由原来的保姆式逐步转变为导师式,按照分校自主——总校帮扶——强化造血的模式推进,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共同体学校,仍旧采用总校带动——分校执行——输血为主的发展模式;而横向联盟发展则是通过15所农村小学组建教育联盟,进一步探索农村教育自主发展的新道路。

  扎实的探索,前瞻的规划,天桥区农村教育的发展正平稳地驶入快车道,“让农村孩子能够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几代天桥区教育人共同的心愿,相信不久就会实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精准帮扶”为农村校“活血”
干部“洗牌” 南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