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课改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3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谁提问

  我问:当前,在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对“课程”的界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课程的泛化,一种是课程的窄化。课程泛化者认为,学校的任何活动和资源都可以放入课程的大框架里;课程窄化者认为,课程是国家、地方的教科书和学校编写的教材。如何从认识上整体把握课程的内涵?

  (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教师雷鸣)

  我答:与许多概念一样,课程一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实则是学校有目标的教育行为都可以进入课程的范畴;而狭义的课程往往是指学科教学。

  在谈到课程时,有另外一组概念便于理解课程内涵,即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即课表上的课程,是教育者直接表示出来的;隐性课程是指显性课程以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家校一体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课程在传统的意义上是知识的传递,传递的工具是教材。100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提出:课程即活动,通过研究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求,把它们再转化为课程目标,再进一步把这些目标转化为学生活动。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传统的课程理论是一个革命。因此,现代教育理念应该把教育看成是一个系统,今天的教师也应该具备“大教育”的观念,教书更要育人,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

  (上海市文来中学校长黄健)

  我问:如今,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校本课程,但没有专门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忽略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在评价对象上,忽略了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实施过程的考查,导致校本课程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请问,如何克服上述不足?

  (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中心小学教师李正强)

  我答:上述问题,结合我校的一些做法,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我校建立了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评价系统,其中合格课程为基本要求,优秀课程为较高层面要求,精品课程为最高层面要求。

  其次,对教师课程实施的评价。课程评价应贯穿于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重点引导课程规范实施及课程资源的积累;确立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以学生作为价值判断的主体,侧重于检查教育者是否为学习者服务;对课程建设予以指导,使之合乎规范和标准,并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鼓励创新,让课程实现多渠道共享,实现教师个体“自主”与“责任”的统一。

  最后,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凸显学生自我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做自我评价及小组评价。每一门课程在基础指标的规定上增加与课程相关的特色指标,让学生看到自我成长的步伐;运用累加效应,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变抓拍为实录,通过后台数据管理,保存课程中每一个学生成长状态的各种文字、作品、视频、音频等资料;运用多样化效应,注重学生努力的程度。开辟一切渠道,如学校展厅、走廊等,将显示学生过程性的作品予以展示,同时与特色评价相结合,与学生免考、担任升旗手、首席阅览者等各种精神奖励相结合。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校长翁飞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010-82296669 zgjsbgn@21cn.com 经营:010-82296710
向谁提问
让“世上桃园”永驻校园
走进学校图书馆
关注生命的高度
征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