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什么是“掠夺”式教育
方华 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局长

    教育的关键,在于给学生“变化”的可能,但现在的教育都希望给学生一个“归宿”,甚至是给每个学生“一样成功的归宿”。这让教育走进了“死胡同”,无论孩子有什么兴趣,孩子有什么需求,都要求通过教育走同一条路,达到同一个目标,甚至变成同一类型的“人才”。教育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教育的评价只关注“出口”,而且不考虑学生兴趣和能力以及学校客观条件,而是用同一个标准进行评价。“掠夺”就“悄无声息”地走进“战火纷飞”的教育,竞争就成了教育的代名词。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家与家之间、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都上演着竞争与比拼。

    家长为了孩子的“优秀”,进行着形形色色的拔苗助长式“掠夺”教育。从胎教开始,音乐选择、居住环境、交流锻炼、母亲饮食起居等,无不为胎儿生长选择最佳状态,而有些家庭过度和过分强调胎教作用所形成的“精准化”要求是值得商榷的;孩子过早涉足各种“有用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作为家长对孩子施加早期教育的重点,而忽视了孩子基本认知规律和年龄生理特征,简单认为“早”和“多”就是对孩子的优质教育。其实,孩子不同能力素养的培育都有“最佳发展区”,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多越优。

    过早过多的“精准化”教育,只是在“技”上让孩子得到提高,而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孩子失去了好奇心、兴趣和灵性。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就是对孩子智力、注意力、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的“掠夺性开发”。这种“掠夺性开发”,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

    当前的家庭教育出现两极现象,要么过度和过分超前、精准和全能“掠夺式”教育;要么毫无教育意识“带”大孩子,只注重生理性成长,从而让孩子丧失最佳启蒙教育,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达到与年龄相近的同伴一样的学智、学力和学能。前者是掠夺、后者是荒废,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导致“掠夺式”家教无非有三点原因:一是家长胸中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育目标;二是家长怀有“早学早好,多学多好”的教育理念;三是家长认为教育就是服务孩子以后的“竞争和选拔”。这些原因折射出家长内心的教育观——只要接受“成功”的教育,孩子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孰不知教育仅仅是孩子人生成长所需的“工具”,家长认为很重要的一些东西,可能孩子终身都用不上;我们自以为是为孩子准备的“锦囊妙计”,放在孩子身上却可能是沉重的包袱和前行的障碍。

    人生不能预设,每个人对生活理解是不同的。教育是帮助人获得能力而非技术;教育是让人面对未来生活时,内心从容淡定而非紧张恐慌;教育是帮助人对事物充满好奇与兴趣,而非简单按规行事、按部就班生活;教育是帮助人用知识、能力、技术服务人和社会,而非让人成为知识、能力、技能的容器。

    教师为了学生的“优秀”,常常用“挤压”和“增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掠夺”式教育。因为“优生”是教师立于学校、立于同事、立于家长、立于学生不败的“唯一”共同信服的教育“能力”,所以教师热衷“培优”。除了选择“学苗”外,他们更多的是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教师自身挖潜力、提能力、长本领的自我培训;二是从学生身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和“掠夺”学生资源。前者为教,后者为“迫害”。

    “迫害”式教育在学生身上下功夫一般表现为“挤压”和“增难”。“挤压”是指让学生大量训练,多关注训练量,少思考训练的质和效,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挤压”还表现在教师让学生把学科知识学习变为单一考试训练,使原本内涵丰富的学科知识学习狭窄化和功利化,学习就沦陷为考试的“傀儡”;同时,“挤压”还表现为学生兴趣被教师妖魔化,认为非考试所需的所有爱好、思考、行为都会定义为“不务正业”。学生的爱好和“奇思妙想”原本可以与学科知识“相濡以沫”、共同成长,但由于挤压式教育而被残酷地剥夺,学生成了光秃秃的“树干”,这样的“树”何时才能结果?

    “增难”是教师“培优”的另一路径。以前各项竞赛加分和自主招生也是“增难”的一大推手。为了达到高分的目的,前面“挤压”负责解决基础知识,难度高的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高难度”训练,以见多识广、多做多练的方式获得解决难题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掠夺”式教育。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