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 本报记者 崔斌斌

    “妈妈,我可以出去玩一会儿吗?”1月30日,大年初三,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小艺想和小伙伴儿一起出去玩,可面前还有那么多作业,她有些忐忑。

    小艺是神木县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寒假前,老师给他们布置了许多作业。一张纸上打印着各种作业要求:(1)认真完成语、数、英小学寒假作业与生活。(2)每位同学完成手抄报三份,画两幅画(沙画、拓印、素描、国画、水彩),精美手工制作一个。(3)数学90分以上的同学每天完成5道计算题和两道奥数题,80-90分的同学每天完成10道计算题和一道奥数题,80分以下的同学每天完成15道计算题。(4)自由完成语、数各一套试卷。(5)完成10篇高质量的日记(每篇不少于400字)。(6)读书小报(3-5篇)。(7)读书笔记(5-7篇)。(8)自由读至少3本课外书籍……

    本以为这些作业就够多了,小艺的妈妈却告诉记者,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业。英语作业还不包含在里面,语文还要写生字等,也没有列在这个作业单里。

    “娃娃每天必须认真学习四五个小时,才能把这些寒假作业赶完。”小艺的妈妈有些无奈地说。据她介绍,不仅寒假作业多,小艺平时上课期间的作业也很多。“尤其是考试前,有时候周末两天时间,老师会发10多张试卷让学生做,还会给学生布置许多生字作业。”

    有家长向记者坦言,自己的孩子写字比较慢,往往要写到晚上十一二点。小艺写字比较快,往往晚上十点之前就能写完。不过,小艺的妈妈有点无奈地说:“孩子以前写字挺好看,后来为了能早点写完去玩耍或睡觉,写的字比以前差远了。”

    榆林市绥德县小学生小涛也因繁重的作业而“焦头烂额”。每天放学,他没有多少时间玩耍,而是要乖乖地在家花费几个小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令人不安的不仅仅是作业,在神木县和绥德县等地,许多课外辅导、培训机构也成为一道“风景线”。这些机构大多为个人开办,当然也有一些在全国有名的课外辅导机构。

    不止一位家长多次叮嘱小艺的妈妈要报辅导班,这样课业才不会落下,可小艺的妈妈拒绝了这份“好意”,“现在娃娃的课业负担已经够重了,我不希望她在周末还要补课”。

    小涛的父母也没有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家境一般的小涛爸爸告诉记者:“一方面参加辅导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也想多给小涛快乐玩耍的时间,毕竟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

    小艺的妈妈能够理解老师的一片好心:“老师肯定希望孩子通过多练习、多实践、多积累来增长知识。”但她也提出,“不应把这种练习完全集中到考试前或者假期”,老师可以在平时适当地让学生多做练习。

    家庭作业一直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点,这一点不仅仅是在陕西省榆林市,许多地区都受这一问题的困扰。其实,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无非是学校和教师迫于分数排名和升学等压力,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另外,一些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挤占孩子的课余时间。

    回想十几年前记者还在上小学时,寒假作业就是两本练习册,外加几篇作文,平时在校期间的作业一会儿也就做完了,当时已经觉得作业太多了。可近年来,“减负”的政策那么多、呼声那么高,为何收效甚微,甚至反而演变成了“增负”呢?看来,“唯分数”的应试教育观仍然大行其道,要解除这一魔咒,依然任重道远。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