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高效课堂的教学奥秘(三)
李 平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杜金山 本报特聘专家、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

    杜金山:解决了情感问题,从个体角度讲,就是打开了心扉,解决了认知的动力问题,并且在理智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下解决了学习主体的意志问题;从群体角度讲,群体中的人是没有或者极少有防备心(分别心)的,敞开的心扉,决定了自身内在心智交流的无障碍,也决定了群体中个体间的交流是无障碍的。交流能够积极发生,而且交流时没有压力、没有虚伪,并能可持续进行。

    李平:交流的第一个关键问题解决后,剩下的就是解决交流效率和内容的有效性问题了。高效课堂在这三个方面的成就,为提高教学效率探索出新途径。

    杜金山:是的。如何让热切交流的双方实现交流的高效,是教学必须解决的第二个关键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虽然双方热切地希望了解对方,但尴尬的是,自己发出的信息对方常常误解,甚至干脆无法接收到,或者自己对对方表达的内容总是听得似是而非,甚至根本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鸡同鸭讲、鸭同鸡讲”“驴唇不对马嘴”。显然,仅有交流的愿望和积极性,如果不能解决认知水平的对等,交流就无法深入、高效,也无法保证可持续。

    李平:交流无法高效、无法可持续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交流主体的认知对等问题,也就是高效课堂一直强调的“认知前提”问题。许多人对“认知前提”的理解是片面的,其实高效课堂强调的认知前提包含两方面:一是指交流双方的认知背景要达到基本一致(信息基本对称),进入我们所说的“最近交流区”;二是指交流内容的高度一致性和精准性。

    杜金山:是的。传统课堂由于更关注教师的教,无意甚至有意剥夺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权利,所以,教师虽然在备课时也说“备”学生,但那样的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师不需要真正重视学生的认知前提。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还有某种课改流派,出于解决学生主动学习动力的考量,提出为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必须对学习内容进行保密,然后通过突然展现的策略,实现对学生好奇心的激发,以此保证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投入。看似有道理,看似解决了一个问题,但牺牲太大,所得能否偿还所失还是个问号。

    高效课堂对这两种情况都进行了研究。

    第一种情况,从教育的性质上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的效率上没有解决认知前提问题,导致取得同样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付出要远远高于高效课堂。

    第二种情况,用牺牲“认知前提”换取学习动力的方式,不仅毁灭了第二大前提,而且由于过分依靠内容和教学策略,不从人性的根本上解决问题,很难保持动力的持续性,亦不足取。

    高效课堂解决学生学习动力走的是另一条路径,既不需要依靠内容的吸引力,也不需要依靠策略和技巧,甚至不依赖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基于人性特点设计的完全可持续、生活化的动力。既然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问题,我们一定会确保第二个前提的效力发挥到极致,从而确保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李平:高效课堂的“根”模式强调“前置”,强调提前把学习目标、内容“交”给学生;在后期,甚至直接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目标要求设计出符合目标和自己需求的内容,让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在进入交流阶段前具备相同或者相似的认知背景,达到在学习目标上进入“最近交流区”的目的,让交流双方能够互相听得进、听得懂,在课堂上不仅实现情感共鸣,也实现认知共鸣——这样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交流。

    杜金山:认知前提的第二个方面是对交流内容的选择。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课标要求达到的目标,一线教师必须贯彻到底,但对于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内容,每一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情况作出个性化选择。这是课改赋予一线教师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后实现的课程,都是师(生)本的。遗憾的是,多年沿袭下来的教教材习惯,让一些教师彻底失去了自我,变成了教材的奴隶。现在,当权利回归主体后,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或者不习惯当主人。

    其实,关键就两句话: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关键的知识;第二,教师要协助学生破解知识的关键。

    李平: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内涵很深,教师学科的专业功底和教学的最高技巧都在其中了。

    高效课堂的课程体系开发就是第一句话,找到关键(关键的内涵另文解读)的知识。高效课堂,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价值就在第二句话,帮助学生破解知识的关键。

    道生一,大到宇宙,小到一叶一花一尘埃,只要反向追溯,一定都可以追溯到那个“一”。身为教师,我们是否善于在自己的学科找到那个“一”呢?我们是否善于在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问题中找到那个“一”呢?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无为”,惟无为方可无不为呀。这句看似玄而又玄的话,其实说的道理却很简单:当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我们的学问随着时间的积累在日益增加,但一般的学问带来的只是能力和聪明,要想真正实现转知(知识)成智(智慧),我们还需要经历“为道日损”的过程,也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读薄的过程是一个反向追溯的过程(反者道之动)。所以,高效课堂在学科专业上对教师发展提出了“三阶梯”标准:第一,做一个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师;第二,做一个可以编写教材的教师;第三,做一个可以制定课标的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