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专家观点
建设村校共融的农村教育生态
□ 范国睿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破解的难题,政策惠农程度之高、国家投入之巨皆有目共睹。但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之更大社会范围的城乡联动,伴随着大规模的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大中城市为特征的城镇化运动,使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农村人口,无论从何种维度上看,都无法构成一种健康的人口生态;外延膨胀内部荒芜的物理空间与人们精神世界的“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农村学校无意或无法摆脱的“城市化”教育倾向和以升学考试为标志的功利主义办学模式,使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文化愈加背离……

    因此,以生态学视野审视当下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不难发现:农村地区是中国社会生态系统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农村教育与农村学校是中国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为薄弱的部分,成为拉低整个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短板。从根本上讲,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需要提升农村文化、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建构村校共融的农村教育生态,激发农村教育生态活力,成为重要的变革路径。

    首先,重建“以农为基”“以人为本”的农村文化教育生态价值观。中国传统农村的社会、组织与文化的变迁,影响着农村学校教育的形态、内容与方式方法,反之,农村学校教育的演化同样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社会,农村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和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共同承载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共同维系着农村生态系统。近代以来,西学的传入与新式学堂的建立,科学技术知识的引入,农村学校教育开始出现“文字下乡”现象,实际上,这已是农村教育逐步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开始。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城市化发展不应以消灭农村为代价,反之,如何帮助农村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是更迫切的任务;农村教育不应完全被城市化倾向的教育改革所挟持,而应摒弃城市文化高尚、农村文化落后、受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逃离农村奔向城市”的价值观,恢复和重建“以农为基”“以人为本”的农村文化价值观与教育价值观。所谓“以农为基”,即农村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始终要因地制宜,以农村、农业为根基,注重挖掘乡村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所谓“以人为本”,即农村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始终要把人的培养放在首位,引导人们(包括学生)形成对待农村、农村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正确理解,对家乡故园的深厚情感。

    其次,以农村社会组织、家庭和学校的多维共建,促进农村文化生态与学校教育生态融通。从根本上讲,建设村校共融的农村教育生态,就是要走出农村学校与农村社会相背离的发展模式,恢复和重建农村文化与农村学校之间的互通互联机制。为此,农村基层行政组织的工作重心需要关注、关心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引导农民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农村基层组织和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育和建设优良的家风家教,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大力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兴办农村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举办读书、音乐、舞蹈等适应广大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农村学校要积极主动建立与家庭、农村社会组织的联系,建立健全家长和村民代表参与学校事务的现代农村学校治理体系,通过开放学校设施,联办农村图书馆,举办家长学校、农民业余学校等形式,形成沟通合作的长效机制,使学校本身成为农村、农民的文化教育中心。

    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社群组织、家庭、学校等众多农村社会与教育生态因子的自组织能力,激活其内在的教育活力,才能真正使这些组织共同发挥教育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第三,变革农村学校的教育内涵与形式,建构本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农村学校教育生态。近年来,国家提出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以此考量农村学校教育生态建设,并不意味着要以城市教育模式、标准取代和要求乡村教育,而是要在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环境好、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乡风民风淳厚质朴、学校规模班额小等优势,使学校教育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发掘乡土资源,开发和丰富乡土课程,将现代科学知识教育与农村乡土文化传统教育融合,从而培养植根于乡土文化兼具现代文明素养的新生代农民。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