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去除公开课的“包装”
□敖杏桃

    公开课让教师谈之色变,限时间、看亮点、求完美。听课者一味地追求完美,评课标准弊端重重,给上公开课的教师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执教者唯恐留下瑕疵,精心预设、彩排、作秀。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对答如流,一问一答,环环紧扣。教师为顺利完成精心预设的教案,按部就班,对高高举起的小手视而不见,时间到任务完。学生跑龙套,积极配合表演。“公开课”的背后烙下了学生的预演痕迹:长期准备、反复操练、精心打造、刻意包装,越来越偏离于常态教学。

    我们对某市教师抽样调查显示,85.9%的教师承认上公开课为了顺利走流程,没有让孩子把话说完。如此作秀,意义何在?所以,要去除公开课作秀的包装,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保护孩子学习的热情。”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

    某教师公开课执教《江畔独步寻花》,其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许多孩子把“蹊”写成了“溪”。有个孩子说:“老师,我有办法记住‘蹊’字。”这么简单的话题,有探讨的价值吗?教师没理会,示意他坐下,此后他再没举手。课后,听课教师询问了这个孩子,他说:“我查过字典,‘蹊’是小路的意思,与‘足’有关,理解了意思,就不会写成‘溪’。”

    多会学习的孩子!可惜,教师没让孩子把话说完,高涨的热情瞬间消沉。“请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极其脆弱的心灵,教学不是毫无热情地简单传递知识,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请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让孩子把话说完,保护孩子学习的热情。

    有些教师公开课时间安排精确到秒,连每个问题安排多少孩子回答都预先安排,两个太少,四个太多,三个刚好。事不过三,点到为止,紧跟教案,对高举的小手视而不见,这是公开课中常见的现象。其实,让孩子把话说完,绝非浪费时间,而是知识的展示与积淀。

    课堂可以预设,但不能拒绝生成。预设是死的,而生成却是鲜活的,是课堂的精彩和灵魂,是学生思维之花的绽放,是课堂实效性的体现。课堂因个性的展示而精彩,生命因舒畅的表达而快乐。智者不会守住呆板的预设而放弃精彩的生成,放弃更多的积淀。

    真正的行家,不是看教师完美的预设,而是看课堂上孩子们精彩的生成。

    某次上公开课《穷人》的最后5分钟,准备进入练习环节,有个孩子发言:“老师,虽然课文中没出现一个‘穷’字,但我却体会到他们穷极了。”是呀,全文1700多字,没出现一个“穷”字,却处处让人体会到“穷味”,多有价值的发现!教师峰回路转,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品读探究。孩子们发现,虽然课文中没出现一个“穷”字,但却有许多关于穷的侧面描写——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又懂得了一种高明的写作手法——侧面描写。

    虽然这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练习,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学生精彩的发现而欢呼。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心灵是广阔的,思维是独特的,相信孩子,让孩子把话说完,会有更多精彩的发现。

    公开课教学目的的功利化、教学过程的表演化、教学手段的包装化、教学评价的异常化,导致了公开课偏离了常态的教学轨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还课堂一个真实, 还教师一个真实,还学生一个真实,允许公开课有缺陷。只有这样,教师才敢于在公开课中放手。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