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课程观察·陈 罡
从师生关系看何为好课程

    何为好课程?我不敢妄下断论。但如果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可以看作是好课程的重要考量。

    然而,课改以来,师生关系在许多日常的课堂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最为直观的景象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如故,排排坐、满堂灌、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课堂仍然大行其道,甚至本应是学生操作、实验的内容,也会变成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课堂,师生关系多是训育与服从,在这样单向度、线性的以知识传输为核心的课堂,从“教”到“学”的转变虽然能见到曙光,但在实践场域中并未形成事实上的共识。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今天现实的课程学习仍然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以掌握知识的权威自居,以单向的输入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在这里,知识成为维系师生关系的必然力量,而其他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庸。

    所以,如果不在实施环节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再好的课程内容也是枉然。也就是说,即使学校课程的理念、方案、体系再好,在学生学习层面不关注师生关系的改进,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形同虚设而已。

    那么,为何许多学校多年来努力进行课程建设,却在实施层面无功而返呢?为什么师生关系会在现实学习中得不到改进呢?

    一是不愿意改变习惯。基于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以教为主”,早已成为许多教师不自觉的一种习惯,这种习以为常的习惯表现为以下三点:以教师为主,教师仍然代表着权威,我们看到的课堂大多依然是以一种权威“输入”作为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价值;以教材知识为主,无论是原来的教教材,还是之后提出的用教材教,其背后的逻辑仍然是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核心,必然会忽视“知识点”之外的东西,比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然而这些东西往往却蕴含着真正的教育;以教师教授为主,讲授法固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不问学情、不管内容、不顾学生“一讲到底”的现状,显然有其无法忽视的弊端。

    二是不相信学生。不讲,学生能明白吗?不教,学生能学会吗?这是每一位教师在日常课程实施中最为纠结的问题。手把手地讲与教,成为教师们下意识的选择。于是,一篇课文本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之后教师精要点拨和讲解即可,却变为教师越俎代庖,逐字逐句仔细“咀嚼”之后“喂”给学生,当然是味同嚼蜡了;一个问题本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解答,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却变成教师带着学生按步骤解答,学生在亦步亦趋中也不可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好课程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设一个师生“学习共同体”。这个“学习共同体”,应该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还可以发展成为以共创和创新为中心,真正实现课堂即生活、教学即交往的目标。

    其一,让师生有真诚交往。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的角色不同、责任不同,但双方都是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那种以权威自居、以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应出现在今天的课程中。虽然权威可以带来一时的恐惧,控制可以带来学生的屈服,但这样的恐惧和屈服,是绝无可能实现好的课程目标的。教师应真正学会倾听,允许不同见解,鼓励求异表达,宽容学生的错误,继而在错误中寻找创见,在等待中发现创新的火花。

    其二,让学习真实发生。好的课程一定要能够实现真实的学习,而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这样的学习有实现的可能。大环节、低结构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小容量、高思维的教学目标,才可能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伙伴关系;研究真实问题、真实研究问题,才可能使师生关系从单向度走向真正的多方共创。

    这样的师生关系,师生其实都是学习者,学生的工作是学会学习,教师的工作是学会教学生学习。这样的“学习共同体”,才是所有好课程的起点,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

    (作者系特级教师、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副局长、屯溪路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