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专家视点
摸索“对课”为何物
□ 常 江

    《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之后,有人建议策划《中国对联大会》,寻找对联界的“武亦姝”。这一下,将话题拉向了中小学对联教育。

    在儿童的启蒙阶段,进行对联、诗歌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古已有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课”。这是所有私塾的基础课、必修课。可见,那时的教育有一个共识:少年应识“联”滋味。

    几十年来,我一直研究和整理对联书目,却从未见过一本“对课”的教材,不知道教书先生是怎样教对联的。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出“独角兽”,鲁迅对“比目鱼”,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片段。我由此想到,先生们的“对课”是很率性的,没有固定的章法,各有套路,但学习的效果十分明显。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那些大师级的人物,于诗词楹联都不是外行,相当多的都还是大家。

    如今,我们建立学校,倡导新学,早把“对课”抛到脑后。过了百八十年,大兴国学,让诗词楹联进校园,有些爱好和熟悉对联的语文教师,率先开设了对联课,反响很好,坚持了下来,有的成为优秀楹联教师,有的学校成为“对联教育基地”,也因此多了一份荣耀。

    我去过几所中小学,听过几节对联课,为之感动、为之喝彩,也为之思考:对联教育,如何做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对联规律。一言以蔽之:少年怎识“联”滋味?

    系统性与阶段性。理论上讲,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是对联教育的范围,学生在这一成长期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有利于语文教学,培育母语感情,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精神。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和经历有限,只适合背诵一些东西;而到了高中,学生又面临高考,时间和精力也很有限;因此学习对联,可能是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最为合适。小学五年级之前主要做文字准备,五、六年级重点学习字词和对仗,初中一、二年级学习平仄和作法,让对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入门,不要一开始就让平仄把他们挡在门外,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对联教材与语文课本。近年来,各种针对中小学生的对联读本、教程类出版物不下40种,各学校的自编教材更是难以计数。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自成系统,另起炉灶,与语文课本关系不大;就其体例而言,多数是成人教材的简化、口语化。这样的教学,将大部分语文教师排除在外,只有一些入门不久的教师能担当重任,而一些学生可能并无太大的兴趣,致使对联教学缺少活力。我认为,对联教材应围绕语文课标编辑,使对联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这样,全体语文教师都能担任“对联教师”的角色,解决了师资问题,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对联,也变得轻松许多。

    课堂教学和个人自学。这里说的课堂教学,是正常的语文课之外,带有讲座式、答疑式的教学手段,是语文课上关于对联零散知识的串讲和总结,有中心,有主题,自由发挥,生动活泼。在对学生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发现“尖子”,给予特殊指导,让学生学出兴趣,学会自学。

    学习知识与走向社会。古人的训诫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对联的实用性和社会化功能,已经决定了学生必须“走出去”。走向哪里?一是到当地和附近的文化景点,到那些有古建筑、有楹联、有故事的地方,从抄录楹联和诗词碑文等方面开始,实录、释疑、讨论、鉴赏,让学生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受用终身。二是在春节期间采风,学生记录所能见到的春联,比较优劣,评出精品,学习应用;即使见到的春联多数是从市场上买来的,也要抄录、比对,这些内容、对仗、平仄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对联写作会有警示作用,也是一份“教材”。

    我生之也晚,不知“对课”为何物,而新时代的中小学对联课程建设也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因此,为了传承对联文化,让学生徜徉在“联海”之中,还有赖于教师的实践和创造。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楹联学会创建人)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