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联教”就是一种“诗教”
□ 张丹薇

    “树木无私,唯期以春华秋实;育人得法,所本为舜德禹行”。幽静的校园随处悬挂着学生的优秀楹联作品,扑面而来的楹联文化气息,展示着学校语文人的教育成果。

    其实,“联教”就是一种“诗教”。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熏陶气质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形成温柔敦厚的品质。十年来,学校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开展楹联进校园活动,走出了一条楹联教育的阳光大道。

    开展楹联教育,必须要有适合高中学生的楹联教材。我与赵爱萍老师参阅了大量对联资料,引用了古今大量对联作品,编写了校本教材《对联教程》作为楹联教育范本。去年,我们又对教材进行了二次编写,收录了师生们创作的优秀作品,深受学生喜爱。

    我们在高一年级开展楹联讲座,每月一次;在高二年级开设楹联课程,两周一课时。课堂上,教师有讲、有练、有评,楹联教学循序渐进,并为学生建立楹联档案。

    在“联教”的探索过程中,我把楹联学习分为3种形式。

    以《对联教程》为教材,教师从基本的楹联知识讲起,教会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规则,引导学生积累创作对联需要的素材,学会创作对联。

    语文课上,教师或以对联为课文导语,或以对联为课文结束语,或把对联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我在上诗词选修课时,就把诗词与楹联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对联表达诗词。再如,在上《史记·项羽本纪》一课时,我用自己写的一副关于项羽的对联,“风云渺也千秋,叹垓下歌凄,乌江魂冷,英雄至此最悲楚;胜败关乎一念,使项庄意逞,亚父谋行,钟鼎凭谁偶姓刘”导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处处有楹联。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也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中的人物、事件中学习对联创作。例如,学生在寒假创作春联,如“透窗花,观雪花,赏烟花,花花相映;在人海,游书海,望云海,海海交融”“玉杯贺岁声声喜;修竹映门节节高”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楹联教育蓬勃发展。

    在校报开设《诗联墨韵》师生联作选登栏目,每月一期。由我做编辑,负责收录审阅师生的诗联作品,并对作品进行点评。比如,以“壁上诗书散古香”为下联,向学生征集上联。学生王晓丽的对句是“窗前雨露滴清响”,我点评:“对句巧妙化用孟浩然的诗句‘竹露滴清响’,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且出对句一动一静,幽雅清静。窗前听雨,壁前读书,雨声点点,书香袅袅,构成了非常美妙的意境。”这样精彩的对句还有许多,就是在师生的这种互动中楹联教育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如今,学校已连续举办了4届“爱花护草文明警示语”征联活动,还举办了“高考励志”“国庆古诗文诵读”“尊师重教”等征联活动,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对联才华。

    多年来,我深深感到,楹联文化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逐渐地熏陶学生有君子之风,校园氛围也随之典雅和谐。

    (作者单位系山西省夏县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