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课程观察·潘月俊
“学生本位”离我们有多远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基本载体。钟启泉先生曾说,新课程的课程发展观,可以用“学生本位”概括。这些年,我们也常常听到校长们表达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有的强调课程数目繁多,可以为学生提供适性课程;有的强调课程生动有趣,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的强调课程的校本特色,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项特长,等等。毋庸置疑,基于“学生本位”开发和建设课程已经成为共识。只是,这样做就是“学生本位”了吗?

    学校课程丰富多彩,但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单一;学校课程涉猎广泛,但学生的学习只是浅尝辄止;学校课程特色鲜明,但学生的需求却被共性目标掩盖。这是“学生本位”吗?

    学习努力但成绩不佳的学生,发现所学科目中没有一项课程教他如何学习;聪明好学的学生,被动地坐在教室听教师讲解早已掌握的内容;被教学内容所吸引的学生,正要深入思考却要匆匆下课……这是“学生本位”吗?

    “学生本位”,强调以学生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利益。但在课程实践中,校长们会把“学生本位”与放任自由混为一谈,习惯基于成人视角,设计“要学生学的课程”。没有学生的参与,忽略学生的需求,缺少“学生想学和可学的课程”,“学生本位”就无从谈起。

    那么,怎样才算理想的“学生本位”课程?基于个人的咨询与实践经验,我觉得可以有以下这些倾向。

    课程不重着眼未来,更重关注学生当下生活。每一个人都是从当下走向未来的。课程要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聚焦学生生活中的困惑和期待,鼓励学生面对真实生活情境,借助知识技能,主动利用各种资源,尝试改变,以发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意义。

    课程不重专家设计,更重来自学生成长需求。在学校的课程建设小组中,一定要有学生参与。学校要调查搜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并重视他们的声音,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并认真评估和改进,提升课程品质。

    课程不重通俗易懂,更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并不是一味地浅显化。改变专业“高冷”知识的打开方式,也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课程具有“意想不到、变化多、竞赛或挑战,可以助人、及时得到肯定”等特质时,学生就很容易被吸引到课程学习中。

    课程不重知识拓展,更重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心。学校要凭借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网络学习、行走学习、项目学习、同伴学习、视觉学习、体验学习等,基于学生的多元智能,鼓励学生多感官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

    课程不重教师主导,更重赋予学生创生权利。学生是课程参与者、生成者和评价者,也可以是课程的实施者。借鉴“小先生制”方式,鼓励学生做课程导师,对感兴趣的学业内容,自主探究、深入学习、总结收获、设计方案、同伴分享,可以促使知识内化,融洽同伴情谊,营造求学氛围,催化课程效果。

    课程不重管理方便,更重改造学生学习时空。“学生本位”的课程,在学习空间改造中,将会更加重视学习环境、格局、设施、氛围的交互影响,努力打造适应课程学习的“场域”;在学习时间方面也会整合碎片化传统课时,长短相接,课内外相融,满足课程学习需要。

    课程不重成绩评估,更重呵护学生兴趣信心。如果评测导致学生厌学,只能把课程推向学生的对立面。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最需要培养的是对学习、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以及对自己、对创造理想未来的信心。带着这份兴趣和信心,即便不够完美,学生也能远航。

    当然,不重并非不要,只是后者更值得关注。基于“学生本位”的课程特质也不止这些,如果我们用心关注学生的状态,倾听学生的声音,会有更清晰的感受。成尚荣先生曾指出,对学生的认识、对学生的发现、引领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第一专业。学校课程应当基于“学生本位”,充分认识学生,相信学生,大胆赋权与增能,逐步让学生的身影看得见,真正实现让学生站在学校课程中央的美好教育。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