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微语录
孙和保 辑

    当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好成绩,教师教书的目标是传授标准答案,教育越投入,教师和学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被扼杀得越系统化、彻底化,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减少程度就越大。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钱颖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教材,要信教材,但不能唯教材。教师要重视教材对教学的指引功能,毕竟教材是由专家学者编著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创造性使用教材,稳定性、通用性教材必须与实效性、个性化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整体效应;要树立大教材观,整合一切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 任勇)

    把学校的治理结构和课程做好了,有了学生的参与,必然会生长出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成长,因为有了课程选择的机制,每一个学生自己成长的生态就会形成。不同的学生形态、知识系统就会通过教师的课程产生出不一样的、针对不同学生的生态。在此基础上,各种教育模式、教育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路径就会产生。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李希贵)

    当学生不再纠结有用的“数理化”与无用的“音美体”的区别,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需求、产品需求和情境需求决定自己选修的课程,当灵魂教育、君子教育的人文与科技交融到一起时,才能最终成就一个个全球公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翟小宁)

    真正的教师,首先在于他通过教育活动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能否在个人的教学活动中升华并扩张教师的职业属性,让学生看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站立的姿态。

    (江苏省特级教师、著名杂文作家 吴非)

    为什么“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比“言教”大得多?因为,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因为,“身教”无痕,教育一旦有痕,让学生感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十有八九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江苏省特级教师 于永正)

    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人发展的需求,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离开学校后,能生存于社会,会做人、会做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河北省涿州市双语学校校长 张会超)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