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尴尬的培训
□ 曹守伟

    近年来,教师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轮又一轮培训接踵而至,令教师们应接不暇。细思量,有些培训效果确实非常显著,但有些培训真能让教师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吗?我看未必。

    网上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网上通识培训的内容多为前沿理论,是教学实践的指导,固定了学时和完成时限,可又有多少教师认真完成了这项学习?现实中,鲜有教师能够坐在电脑前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因为要上课、备课,还要处理其他事务。于是,多数情况是这样的:一个学年组,办公室的几台电脑同时打开,登录到学习页面,生成自动播放。电脑前只留一位教师,负责视频播放到10分钟或20分钟时进行一次点击更新,以便获得计时学分。这种情况下,学习监管的力度不够,除了网上的计时能证明学习发生过,培训在教师身上根本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培训形式让人疲于应付。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训组织部门会尽量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期待更多教师能够被培训本身吸引,主动参与进来。于是,网上跟帖、作业互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交流,各种形式应运而生,一股脑地涌向教师。

    教师又是怎样面对的?网上跟帖很随意,三言两语地应付,根本不是为了交流;作业互评不看内容直接给互评分,只是为了得到发帖和互评分。至于教学观摩,教师因为不重视,往往拿不出精品课,从而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观摩涉及跨校培训,许多时间浪费在路上,又看不到有针对性的引领课,交流时多数教师碍于面子回避问题,许多课堂问题没有机会提出来,解决方法自然无从谈起。所以,在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的情况下,如果非要逼着教师参加培训,也只能是将不得不学变成将就着学。

    培训作业千人一面。教师培训学习后,要完成基于培训的作业,但没有认真听课怎么完成?参与活动时没有用心,怎么能高质量完成作业?一些教师倒是会投机取巧,用百度搜索,然后将下载的文章改头换尾,一篇感悟、反思就完成了。这样的作业掐头去尾就是千人一面,哪里有个人思考。

    浪费外出学习资源。好不容易盼来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本来是欣喜的,可是却让学校教学工作犯了难。本来应该让最需要培训的人和能将培训效益最大化的人参与名校培训,可这些人在学校的重要教学岗位上,要么是班主任,要么是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培训地点不在本地,培训时间又安排在上课期间。而且学校人员紧张,基本是一人一岗或一人几岗。所以,学校和教师都很为难,上级部门分配了名额,不去可惜,最终许多学校的做法是将岗位相对不重要、工作量相对小的人派出去学习,有时候派去学习的教师和学科都对应不上,培训自然失去了意义。

    都说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福利不是应该给人带来欣喜吗?但现在一些教师一提到培训就无奈,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惊喜,仿佛是接到上级抛下来的包袱和负担,不接又觉得辜负了好意,学校和教师都陷入了两难境地。其实,将培训工作做实是对教师负责,更是对教育发展负责,怎样将培训落到实处,既提升教师能力又不冲击正常教学,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第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