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读出幸福的滋味
□ 何 捷

    听过许多教师教授《景阳冈》,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志祥的这一课,让我看到古典小说的教学范式。整节课,教与学在“读”上融合,让读成为一种快乐。试想一下,一种快乐如果是经历挑战得到的,是与文本相遇后生成的,应该升格为幸福。我以为,语文教学的终极审美体验,就是读出幸福的滋味。

    开篇就让我感到惊讶。赵志祥用字体大小的区分完成了对课文被改编后的真相解读——《景阳冈》是编者所加的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简约、有效、记忆深刻。也有教师提及《景阳冈》并非题目,但多数从原著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分析入手,以“告知”的方式让儿童记忆。而赵志祥的教学有两个优势:方法简单,书写字体的大小是唯一的凭借;效果突出,直观的呈现让儿童自觉发现。

    如何为儿童讲授章回体小说?如何让儿童感受章回小说的文体特质?这是本课教学面临的难题,也是许多教师执教时逃避的问题。而在赵志祥的课上,这恰恰成为一大亮点。从打虎的人归类梳理开始,到“为什么同样打虎,只有武松家喻户晓?”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极有兴趣时,赵志祥顺势介绍章回小说的表现形式、故事虚构特质、作者的笔法、写作风格、名著的巨大传播力等,水到渠成。同样是“告知”,“你想要知道”与“我想让你知道”完全不同;“你在平静时知道”与“你在思考不得而解时知道”更不一样。当学生萌发兴趣时,赵志祥带领儿童赏读几个回目标题,让儿童在富有节奏、韵味十足、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回目写作语言的对仗之美。很明显,赵志祥再次用“读”将这一环节的教学推向高潮。从读题入手,到读历史,再到读回目。“读”在本课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彰显。

    赵志祥如何实施“教读”,也值得我们解构、学习。他与学生分享了古典小说的三种读法:囫囵吞枣——通读,特别提倡读原著;披沙拣金——朗读,提倡大声读;掇菁撷华——朗诵,一是摇头晃脑地读甚至唱起来,二是背诵。许多教师纠结“方法到底要不要教”这个问题。赵志祥用自己的课说明:不但要教,而且要有方法地教。不同文体用不同方法,教要有针对性;概念是次要的,重在提供操作方法,教要实在;与当下的教学任务相匹配,教要有选择;与教师本人的优势相结合,教要有自信。“教,就是为了儿童自己能读书”,缺少方法一切都是空话。

    方法授予后就是练。有时候,我们太迷恋迂回曲折的设计,让教学变得折腾。有时候顺理成章地推演,线性逻辑演绎也能出彩。赵志祥的“练”,方法依然是“读”。个别读、集体读;读白话、读文言;读横排文、读竖排文;普通话读,方言读。鲜有师生敢在课上这样读,这是对文本特质有着深入认识的最佳体现:章回体小说适合读。即便是改编后的教材,其固有的音韵合仄就是最佳的朗读范本。选择读,就是把文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只有读才能出彩。这样生动且前后语义关联性极强的文本,倘若进行碎片化讲解,就失去了文本的完整性。语义、语境、语言在诵读中整体呈现,才能散发出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记忆需要诵读,如何实现记忆,唯有诵读,高声诵读就是为烙印记忆而加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方言读”,此课在河南执教,用河南方言诵读这样的文本,酣畅淋漓、妙不可言;读带来了奇妙的进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读课文到读原文,从读白话到读古文,从读简体版本到读繁体版本,从读横排版本到读竖排版本,一切的推演那样顺利,挑战那样主动。最终,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直接读竖排的文言版原著,让他们在一次次与文本亲密接触中品出滋味,获取幸福。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