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解决课改问题的主体究竟是谁?(六)
□本期主持 孙和保

    走进课改学校,教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有许多问题、困惑,请专家帮我们解决。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用新模式上课,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开小差怎么办?大班额如何有效分组……对于这些课改实践中遇到的方法、技术层面的问题,许多教师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专家。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课改实践中,解决问题的主体究竟是谁?应该如何看待专家的作用?

    课改,路在脚下

    作为一线教师,希望通过专家引领在课改上少走弯路,或为课改“落地生根”指明方向,在情理之中也不可或缺。然而,课改的实践主体应该是教师。

    教师是课改理念的积极践行者。模块教学实践研究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研究的主体就是教师,并相继开发出聊读、比较阅读、群文阅读等模式,架构起导读课、研读课、拓展阅读课等课型,很好地落实了以生为本、让学于生,促进了学生发展。

    教师是教学新思路的开发者。在全国范围不乏典型案例,通过教师的辐射、带动影响一方的教育生态。在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温寒江的指导下,北京38所学校进行了历时20多年的“学习与思维”课题研究,其扎实的研究指明了教学改革回归与创新的具体路径,给予一线教师深刻的启发,具有操作性与借鉴性,进而影响着成千上万教师。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八士实验小学 梅晓玲)

    借助外力,突破自己

    学校在课改过程中,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师示范课、外出研修……借助外力助推课改的同时,寻找适合本校、本学科、本班的课改路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生学习如此,课改亦如此。当我们把专家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课堂时间不够用、出现假学习现象等。于是,我校在课改过程中将专家的理论、课改名校的经验与学校实际相衔接,进而找到适合本校的方法、策略。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学生的差异性,我们编制具有学科特色的导学案,甚至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如在达标检测环节设置选做题和必做题,根据课型调整班内分组情况等。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通过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加强小组建设,让学生真正做到互帮互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课改的路上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借助外力,突破自己。

    (河北省迁安市扣庄中学 周向楠)

    研究“课”的特点是关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且不断发展的。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要能够继承发扬又要做到推陈出新。在课改实践中,解决问题的主体取决于“课”自身的特点。

    矛盾有主、次要两个方面,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因而就课改实践中解决问题的主体而言,“课”的特点成为主次地位转换的关键:有的课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即“引而序为、引而合心;导而中正、导而理学”;有的课则主要在于学生的研悟,即“研则开阔、研则思达;悟则醒明、悟则道行”。解决问题的主体取决于“课”自身的特点。

    课不只是“学生的课”也是“教师的课”,不只是“教师在表现”也是“学生在表现”,只有师生共生、共融、共情、共智,这样的课才能成为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和共同成长的地方。

    (河南省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 刘永华)

中国教师报